导图社区 胆——考研西综306,外科
这是一篇关于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检查,胆总管探查,其他。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5-08-31 22:38:07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胆
胆囊结石
★3F人群多见,阵发性胆绞痛(特别饱餐、夜间),无黄疸、无胆囊增
迷走N张力增高
女性(雌激素抑制胆囊收缩)、>40、肥胖 VS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男性多见(与A粥样硬化有关)
颈、管的结石
胆囊梗阻→胆囊积液、白胆汁、胆囊增大
Mirizzzi综合征
胆囊管、肝总管伴行过长or汇合位置较低
持续嵌顿的结石压迫肝总管,致狭窄→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黄症可见胆囊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不扩张,与胆总管无关)
常见类型
胆固醇类(常见)
纯胆固醇结石:X线不显影
混合性结石:X线常显影
黑色素:部分显影
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动脉第样硬化(老年男性多见)、肠外营养(肠道缺乏食物刺激→CCK↓一胆汁淤积一胆囊发炎) 并且发展快,坏疽率比高 B超(不易早期诊断)→核磁、CT利于早期诊断
持续性胆绞痛阵发加剧(没有石头),发热、Marphy征(疼痛肿大的阳囊),多无黄胆,没有累及胆管
化脓:局限性腹膜炎, 坏疽穿孔(底、颈多见)—弥漫性腹膜炎
底部:胆囊穿孔、胆囊癌的好发部位(血供最差} 颈部:较细薄
治疗
≤3天,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3天,PTGD或胆囊造口,3个月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底、体多见,腺CA多见 VS 穿孔易发生在底、颈部
若感染无发热、不伴胆管梗阻无黄疸和转氨酶升高
食管癌主--鳞癌(Barrett食管腺癌) 肝癌主——肝C癌 阑尾癌——主类癌 胃癌,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胆管CA主要是腺癌。
大结石→瘘管:肠梗(首选X线)
小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管癌、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有症状
准确识别胆囊/Calot三角
构成:胆囊管,肝总管,肝脏下缘; 含有:胆囊动脉,肝动脉,副右肝管。
无症状
观察
做:结石≥2~3cm、息肉、慢性胆囊炎、瓷化胆囊、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 胆囊内 胆囊壁 全身
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炎症
①肝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两端) ②★反复肝区和胸背部闷服痛,多无黄痕 无胆囊增大 ③无症状:观察 ④反复发作:胆管切开取石OR切除病变部分肝脏
肝外胆管结石&炎症
肝总管胆总管下段多见(汇合的地方)
原发性常见类型:棕色结石(X部分显影);继发主来自胆(多为胆固醇类or黑色素石)
Charcot三联征征:波动性黄疽+阵发性胆绞痛+寒战高热
治疗
①胆总管切开取石(12指肠上段)+T管引流 ②结石嵌顿在胆总管开口: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 ③胆总管远端狭窄致梗阻无法解除:胆肠RY吻合+胆囊切除
肝外胆管癌(1/3)
病因:胆管结石、胆管炎 部位:上段/肝门部多见,腺癌多见
表现:进行性黄疸
治疗
上段:胆囊不大,甚至缩小 (废节謅谵况用性萎缩)
I:切胆囊+肝外胆管+胆肠物合
Ⅲ:切胆囊+肝外胆管+部分肝+胆肠吻合(侵犯右肝管or左肝管)
I:胆总管 Ⅱ:左石肝管汇合部 Ⅲ:右肝管(Ⅲa)or左肝管(Щb) Ⅳ:右和左肝管
中下段:无痛肿大的胆囊 (courvoisier征,憋大的)
中段:切肿瘤+≥0.5cm胆管儿+胆肠吻合
下段:Whipper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病因:细菌感染(大肠杆菌多见)+胆管梗阻(结石/癌/胆肠吻合口狭窄等)
Reynolds五联征=Charcot三联征征+休克(血压<90/60)+中枢抑制
胆血反流(胆道压力>15-25cmH20)
检查:WBC明显T,PLT可↓
最关键急诊解除胆管梗阻,降压,同时抗休克 取石✘ (补平衡盐等,无好转应纠酸,1~3个月后彻底手术,以免以避免复发)
首选PTCD、ENBD、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PTGD是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PTCD是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适用于急性胆管炎
检查
首选B超
①胆囊结石: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随体位移动 ②急性胆囊炎:胆囊增大,壁毛糙厚毛糙增厚,>4mm及双边征 ③胆管扩张:肝内胆管大于4mm,肝外胆管大于10mm。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替代PTC、ERCP观察胰胆管形态最佳的无创方法;结石肿瘤可有低信号充盈缺损,其上方胆管扩张。术后感染检查
PTCD经肝胆管造影:不受肝功影响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可并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偏左上腹痛) 肠激酶→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成 胰蛋白酶(急性胰腺炎的“扳机点”)
诊断+治疗
CA199→恶变
梗阻性黄疸
①CB结合胆红素11(CB/TB>0.5、痒、尿深、尿胆红素/尿CB++) ②尿/粪胆素原↓(粪浅甚至白陶土样)、碱性磷酸酶1
胆总管探查
指征:小的胆囊结石、胆总管梗阻( 如扩张>10mm、梗阻性黄疸史)
探查后T管引流
作用/优点
①支撑预防单管狭窄; ②引流保持胆管通畅; ③减少胆汁刺激Oddi括约肌利于炎症消退; ④降低胆管压力,有利于接口愈合和预防胆瘘; ⑤待纤维窦道形成后将提取出残余结石(至少4W)
观察胆汁引流量和性状:若胆汁引出过多(>300ml/d)T管远端胆管梗阻
术后2W:管造影→若胆道通畅→继续引流1天→闭管
胆道无结石:术后4周→拔管( 太早致担汁性腹膜炎) 胆道有结石:术后4~8周→胆管镜取残余结石
低脂饮食
其他
胆囊息肉
癌变危险因素:>1cm、单发、基底部宽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
①肿瘤性息肉:腺瘤,癌前病变,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 ②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几乎不癌变),炎性息肉(几乎不CA变)、腺肌增生,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
胆管出血
见于胆管结石引起的感染:Charcat三联征+上消化道出血
胆管蛔虫
①表现:阵发性钻顶样绞痛、突发突止,多无黄疸或轻度黄疸( 症状不符) ②保守治疗
胆管闭锁
新生儿持续性黄疽、发育不良、苯巴比妥无效 VS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苯巴比妥有效
治疗
①尽量出生2个月内手术( 肝门空肠R-y物合Kassi) ②肝移植:肝内外胆管完全闭顿,肝硬化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分型
I 型( 最常见):肝外胆管( 尤其胆总管)囊性扩张 Ⅱ型:胆总管侧壁局限性扩张成憩室样 Ⅲ型: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呈囊状膨出 IV型:肝内、外管扩张要死了 V型/Caroli病:肝内胆管多发扩张伴肝纤维化 我叫卡洛里
表现:腹痛( 纯痛痛)、腹部光滑的囊性肿块、间敢性黄疸
治疗
10%癌变→尽早完全切除扩张胆管+胆肠RY吻合 合并局限肝内胆管扩张需同时切除病变部分肝脏
胆管癌上段多见 食管癌中段多见 直肠癌下段多见 PS:腹部肿瘤多为淋巴转移,胆管CA上下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