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金沙鳅 (Jinshaia sinensis) 分类变迁
这是一篇关于中华金沙鳅 (Jinshaia sinensis) 分类变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874年:发现与首次命名,1930年:重新命名与归类,1988年:分类修订 (建立新属)。
我国的鱼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根据分类学的原则,可以将其归为不同的类别。所有的鱼归纳起来分为3个纲: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
鱼类形态学是研究鱼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学科,它属于水产学的一个分支。介绍了鱼类形态相关概念,解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中华金沙鳅 (Jinshaia sinensis) 分类变迁史
1874年:发现与首次命名
事件: 在四川隆昌采到标本
人物: Sauvage 和 Dabry
命名: Psilorhychus sinensis
1930年:重新命名与归类
事件: 重新研究并命名
人物: 方炳文
命名: Hemimyzon sinensis
中文名: 中华间吸鳅 (或中华间爬岩鳅)
归属: 间吸鳅属 (Hemimyzon)
1988年:分类修订 (建立新属)
事件: 形态学研究发现显著差异,建立新属
人物: 褚新洛
修订依据:
尾柄的形状和长度
尾鳍长与头长的比例
尾鳍末端分叉的深浅
核心动作:
建立新属:金沙鳅属 (Jinshaia)
重新归类物种:
Hemimyzon sinensis → Jinshaia sinensis (中华金沙鳅)
Hemimyzon abbreviata → Jinshaia abbreviata (短身金沙鳅)
1990年 & 2000年:采纳与确认
1990年:
文献: 《云南鱼类志》(下卷)
内容: 采纳并使用了“金沙鳅属” (Jinshaia) 这一新分类名称。
2000年:
文献: 《中国动物志 · 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
作者: 乐佩琪 等
内容: 最终确认并采纳了此分类方案,使“中华金沙鳅” (Jinshaia sinensis) 成为其标准中文名和有效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