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陆游与辛弃疾思维导图
这是一张关于陆游与辛弃疾的思维导图,分别从人物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代表词作四个方面对两位诗人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张思维导图全面且细致地展现了三苏的生平、思想、作品艺术特色以及经典代表作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研究三苏文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陆游与辛弃疾
一、陆游
1.人物生平
1.1 早年经历
1125年生于越州山阴
16岁赴临安太学苦读
1.2 仕途阶段
秦桧死后入仕
乾道八年赴王炎幕
1.3 晚年归隐
绍熙元年被劾罢归山阴
嘉定二年临终作《示儿》
2.思想
2.1 核心爱国思想
“北定中原”为政治信仰
2.2 情感思想
对唐琬的爱情真挚深沉
2.3 精神寄托
借佛教安顿心灵
3.艺术成就
3.1 词风与题材拓展
继承苏轼豪放词风
3.2 艺术手法创新
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营造意境
3.3 文学影响
爱国精神影响后世文学
4.代表词作
4.1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展现报国无门的悲愤,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
4.2 《钗头凤·红酥手》
回忆与唐琬的甜蜜过往及被迫分离的痛苦,“东风恶,欢情薄”控诉封建礼教
4.3 《卜算子·咏梅》
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自喻,彰显坚贞不屈的品格
4.4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通过梦境展现“自许封侯在万里”的壮志,“鬓虽残,心未死”表达爱国初心不改
4.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将现实与梦境结合,体现强烈爱国情怀
二、辛弃疾
1.1 北方成长与起义时期
1140年生于山东济南
1162年率众南渡归宋
1.2 南归初期仕途与建言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
1.3 中年罢官与闲居创作
1181年遭弹劾罢官
1.4 晚年短暂起复与离世
1203年被权臣韩侂胄起用
2.1 爱国思想
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为核心
2.2 壮志难酬的悲愤
南归后长期被贬谪闲居
2.3 对时政的批判
批判南宋王朝妥协投降政策
2.4 闲居情趣
近二十年贬谪家居期间作品
3.1 风格特色
继承苏轼及南宋爱国诗人豪放词风
3.2 艺术境界与手法
词中多飞动形象与壮阔意象
3.3 语言与用典
丰富词的语言,擅长用典
4.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展现沙场豪情,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
4.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批判南宋朝廷苟安
4.3 《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元宵夜景为背景,暗含高洁追求
4.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引用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历史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老当益壮的报国心与无人赏识的悲凉
4.5《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借伤春抒发对时政的忧虑,情感深沉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