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33教育综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学科教育考研教育综合自用资料干货分享 包含教育心理学概述及其发展过程,整理自lucky笔记及凯程讲义,随缘更新
编辑于2022-08-23 17:48:31 黑龙江省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什心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含义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分类
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关系
认知、情绪、意志简称为“知”“情”“意”,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的、相互影响
个性心理
含义
个性心理是指当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具体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时,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分类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个性倾向性
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
自我
自我意识
特点
意识性
社会性
能动性
同一性
分类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
关系
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并在心理过程中体现出来,没有心理过程就不可能形成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影响着心理活动的进程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习心理
学习理论
具体领域的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和测量
What
理解和说明
Why
预测和控制
How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西方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期待
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
移民带来的教育问题
哲学背景
心理学背景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心理测量运动
儿童研究运动
冯特的科学心理学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健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科学背景
进化论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催产士
詹姆斯的教育心理学观点
实用主义哲学
《给教师的谈话》
杜威的教育心理学观点
教育理论
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立
《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独立学科体系确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创立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前)
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不完整、不系统
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
迷茫阶段( 20世纪20-50年代)
忽略自身理论构建,体系不一和内容零散、庞杂
行为主义主导,客观、实验
杜威:“做中学” 实用主义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选择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
内容开始趋于集中,大多数研究都围绕着有效教与学而组织的
总体:注重结合实际,为学校服务
布鲁纳 课程改革运动 “结构教学” →认知心理学
罗杰斯→人本主义→ “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实验: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实验
整合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理论构建的综合化倾向
研究取向的整体化倾向
研究方法论的本土化倾向
主动性、反思性、合作学习、社会文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研究取向上: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转变
研究内容上:强调教与学并重、认知和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城与新领域互补
研究思路上:强调认知观和人本观的统一、分析观和整体观的结合
学科体系上:由零散、庞杂逐渐转向系统、整合、完善
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量性与质性、理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
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自我教育
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深层信息加工
学习
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合作
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真实任务
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多元文化
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环境
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人工智能、网络等
信息技术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人物
20世纪初(1908年),房东岳翻译的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