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笔记,包括小学数学学习概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
第一节:小学数学学习概述
一、小学数学学习及其特点
含义
特点
1.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 2.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3.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 4.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行的。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三项)
二、小学生的数学认知
数学认知结构
基本方式:同化和顺应
小学生建构数学认知的一般过程:输入阶段 、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
第二节: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
概念
1.属性和概念
特有属性
本质属性
固有属性
偶有属性
2.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3.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普遍概念、空概念
4.概念间的关系
同一关系
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概念的划分
1.外延
2.分类和二分法
3.划分的规则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数学概念
2.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图画
描述
逐步渗透
定义
1.属加种差定义
2.发生定义
3.约定式定义
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
1.概念形成
一般过程
2.概念同化
数学概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选择学习新概念的感性材料和经验
材料或经验的数量
材料的典型性
材料的表现形式
2.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与连贯性
3.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用分类的方法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用增加内涵的方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
用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4.注意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数学规则的学习过程
数学规则及其分类
1.数学规则: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公式的学习
2.数学规则的分类: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并列关系
数学规则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
例-规法
规-例法
数学规则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与旧知识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弄清新规则的形成过程
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三节: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技能及其分类
(一)、数学技能
(二)、数学技能的分类
数学心智技能
数学操作技能
二、数学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认知阶段 、示范-模仿阶段、有意识的言语阶段、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
三、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动作的定向阶段、动作的分解阶段、动作的整合阶段、动作的熟练阶段
四、数学技能的形成应该注意的问题
练习要有针对性
练习要有计划性
练习要及时反馈
第四节: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问题与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问题: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数学问题结构:条件、目标和操作
数学问题解决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了解问题情境
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
寻求解决方法
求得解答并检验
回顾反思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
1.画图
2.列表
3.模拟操作
4.逆推
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五节: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一、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基本内涵
数学学习情感
数学学习态度
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目标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5.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与态度的途径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
1.内容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和统计材料
2.数学背景知识中的教育因素
3.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教育因素
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渗透情感与态度教育
1.把握好渗透的时机
2.把握好渗透的度
3.创设有利于渗透教育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感受热爱学习成功的体验
1.给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2.实施鼓励性、发展性评价
3.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第六节: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基本条件
1.学生具有主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
2.学习材料要具有潜在意义
3.学生头脑里要具有联系新内容的知识与经验
4.教师的讲解要具有启发性
接受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自主学习
运用
三、合作学习
科学分组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对合作学习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要能正确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