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财政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财政的思维导图,从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需要可收藏。
编辑于2021-09-27 10:57:11第二章 财政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的定义 及融资与生产
1.公共物品定义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美国 萨缪尔森
纯公共物品 两大特征
非竞争性 (主要特征)
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强调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需求显示
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机制不完全适合公共物品,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公共物品需求显示
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需求
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或投票给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和官僚,间接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1.一致同意规则最符合社会正义原则。但会带来高昂的决策成本,甚至出现久议不决的情况
【记忆方法】经过二轮决选相对多数的人赞同博尔达逆袭孔多塞
2.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介于独裁(一个人说了算)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之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常见的决策规则包括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3.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民主社会政府有责任按照纳税人提出的公共物品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数量,公正而有效率地供给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融资 (谁付费、怎么付)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缺点:难满足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缺点: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在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或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
联合融资
政府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最为理想。常见手段: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 (由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
政府生产(典型形式):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
合同外包(典型形式) 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支持:同样的服务由私人生产成本更低;反对:私人生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其他方式: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服务供给主体政府、私人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事业单位等
4.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反映出一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多元、竞争性、有效率、均衡发展的供给制度结构
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的决策权最终应属于每一位社会成员或经其同意的代议机构。
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
市场与政府的 经济活动范围
1.市场和市场效率
市场
政府
1.为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2.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3.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市场
居民
1.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2.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并获取收入,用收入到市场购买消费品或从事投资;3.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
企业
1.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2.从居民那里买入生产要素,通过加工转换成商品与劳务,再卖给居民并获取企业收入和利润;3.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市场机制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在无数个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
市场机制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的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1.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不能由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服务
4.调节收入分配:由政府部门运用各种手段对缺乏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
2.矫正外部性: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来排除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5.稳定经济:由政府担当起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3.维持有效竞争:由政府部门制订有关政策法令、实施禁止垄断,维持市场有效竞争的措施,以保证竞争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
财政的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1.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政府实现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公共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总量上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能够掌握和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内部配置比例)
(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初次分配: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的。取决于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要素的市场价格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政府实现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全社会范围内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强制性
3.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保障性住房)等进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职能: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产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3.重点: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配置
4.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5.经济发展建立在经济稳定基础上,经济稳定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政府实现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1.公共选择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从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理论基石
个人主义方法论
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做出选择和实施行动的主体必定是个人,社会是个人在给定环境中理性选择的结果。
经济人假设
政治场景中的个人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最大化。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和市场过程一样,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所不同的是:
第一,在市场上,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以自己同意承担的成本份额(或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
第二,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而政治交易中,个人在特定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
2.政府失灵 及其表现形式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理性的无知”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理性的非理性”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
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有违社会公正原则
3.投票循环
(1)“孔多塞悖论” 核心思想:“三个选民--三个选项,两两表决、得多数票者获胜”来表达。 某些情况下简单多数决没有结果,即出现投票循环现象,没有哪个候选对象能够稳定的胜出
(2)“阿罗不可能定理”证明当选项超过三个、社会成员超过三人时,所有的投票规则都是有缺陷的。除非通过某种方式武断地决定胜出方案,否则民主投票将没有任何结果
4. 官僚体系无效率
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解释了官僚体系缺乏效率的原因
两大特征
其一,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其二,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在公共物品的政府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一,应当增强官僚部门内部的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的官僚部门通过业务参与以强化竞争;
第二,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定产出的成本;
第三,通过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
5. 利益集团与寻租
(1)利益集团寻租的努力,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非生产性再分配,既降低了经济效率,又浪费了社会资源; (2)利益集团还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3)利益集团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影响公共政策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及分类
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 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看财政支出规模-花多少钱
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看财政支出结构-办多少事儿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看财政支出性质-钱怎么花的
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 构成。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国际通行的统计分类方法: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功能分类: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
2.支出经济分类: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途。
中国支出功能分类: 设类、款、项三级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类级科目
1. 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
2.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灾害防治应急管理支出
3.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城乡社区支出
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资源勘探信息、粮油物资储备、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5.债务还本、债务付息、债务发行费支出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
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国防、行政管理费、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等)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支出)。通过购买性支出,政府与私人部门发生经济交换,并在实际中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社会投资与消费的总量与构成。
转移性支出
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出过程中造成购买力和社会财富在其他社会主体中的重新分配。
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还是收入再分配(转移性支出比重大)。
财政支出规模 及增长趋势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
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总量是不断增长的,是由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所决定的。
财政支出相对规模
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或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财政支出变化三个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
(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可以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增长率比)
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增长额比)
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 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瓦格纳(德国)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 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1.工业化引起市场扩张,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2.为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3.文化、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皮考克;魏斯曼(英国)
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提出的。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性的”
财政支出增长原因
内在原因:公共支出水平随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外在原因: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马斯格雷夫(美国)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 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
非均衡增长理论 鲍莫尔(美国)
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 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作用不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人力密集型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导致政府部门的支出快速增长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提出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选民常具有“财政幻觉”,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我国财政支出矛盾 与支出结构优化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 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问题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占比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水平上;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偏离,即重视经济服务(特别是经济建设事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而忽视社会性支出的现状,是造成中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更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压缩购买性支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
2.一要控制并调减投资性支出的规模,二要注意投资性支出应当有保有压。新增财政支出的投向应更多投到最终需求。在消费性支出上,要从严控制行政性公共消费。
优化结构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2.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各类专项转移支付。
3.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4.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5.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6.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西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含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履行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出现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美国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澳大利亚1999年开始形成“财政部门对政府各部门的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国会对政府部门实施绩效评价”的模式。
建立财政支绩效核心: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强调财政支出及其管理中目标与结果的关系,形成财政支出结果导向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主体:政府及其财政部门;
对象: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
内容: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原则:“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后加“公平性”。
(1)经济性:是指从事某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它主要关注的是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
(2)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即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
(3)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我国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2.原则:
①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②分类管理原则。财政部、中央各部门可根据评价对象的部门、行业、项目特点,制定分类的绩效评价办法。
③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考评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④科学规范原则。
3.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
制定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管理措施-考核评价-提高预算水平
考评方法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公众评价法: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比较法: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评价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目标、结果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4.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相关性:指标与部门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
可比性: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指标
重要性:选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考评要求的指标
经济性: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实行评价
5.绩效评价程序:前期准备-实施评价-撰写评价报告
6.部门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重要部门和财政部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和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财政部和中央各部门应建立部门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重要意义:(1)有利于公众了解和监督预算资金使用与管理状况;(2)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按规定程序决策;(3)有利于增强预算管理者的责任感。
7.绩效评价范围与重点拓展
1.绩效评价范围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
2.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
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财政收入: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
1.税收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政府从私人部门征税对于特定纳税人来说,并不附带价值上的对等回报。这一特点将税收和社会缴款区分开来
2.社会缴款
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可以强制也可以是自愿的,可以由雇员、代表雇员的雇主、自营职业者缴纳,也可以由无业人员缴纳。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有关
3.赠与收入
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是对一国政府自有财政收入的补充,可以是现金或实物形式
4.其他收入
税收、社会缴款和赠与以外的所有其他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利息、其他财产收入、罚款罚金等
(二)我国《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分类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8款
(三)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最小口径:仅指税收收入
中口径: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大口径:全部的政府收入
小口径:1.税收收入及纳入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但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如社会缴款)。2.最为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即是指这个口径
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财政集中度(宏观税负):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从小到大)
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②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
③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
税收
税收(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税收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无偿性:是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1.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须向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报酬;2.政府征到的税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本人。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反映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税收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规定征税和纳税,双方都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
拉弗曲线与征税限度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来自供应学派的观点,是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种回应。产生于20世纪70年,主张解决“滞胀”问题应
该着眼于供给方面,主要是改善劳动及资本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低税率区,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收会对纳税人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继续提高边际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对劳动供给和投资产生负刺激,进而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的方式
税负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前转(顺转、向前转嫁)
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税收负担者则是商品的消费者。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
后转(逆转、向后转嫁)
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实际税收负担者是原材料的供应者和工人
混转(散转)
纳税人既可以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转嫁给购买者,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这种转嫁方式实践中比较常见
消转
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质上是用生产者应得到的超额利润抵补税负,实际税负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特殊转嫁形式)
旁转(侧转)
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
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等资本物品的交易中(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税收资本化与税负后转的区别
①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②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一、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对商品流转额课征的税收不会出现完全转嫁或者完全不转嫁的情况,大多由纳税人和其他人各自负担一定的比例,比例的大小取决于课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 (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二、课税商品的性质
(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
(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三、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
四、课税范围的大小
(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易转嫁
(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转嫁
五、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课税范围广泛的商品,竞争程度小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商品,提高价格,收入增加,税负容易转嫁。
国债
国债的含义、分类及功能
国债(国家债务):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特征: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国债的种类
发行地域
内债:举借国内债务不会因借债而增加国内资金的总量
外债:举借国外债务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本国可支配的资金总量
偿还时间
短期国债:1年期以内的政府债务,最典型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
中期国债:1年以上10年以内的政府债务
长期国债:10年以上的政府债务
利率的变动情况
固定利率:利率在发行时就确定下来
浮动利率:利率根据物价指数或市场利息率进行调整
是否在证券市场流通
上市国债:一般为中短期国债
非上市国债:多为长期国债
债务本位
货币国债:债权债务关系以货币计量来表示。
实物国债:以实物作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可避免因货币贬值给债权人带来损失,在高通货膨胀时采用。
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从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筹集建设资金
4.调控宏观经济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金边国债”。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有利息的钞票”。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来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国债负担
1.认购者负担: 国债发行应考虑债权人的应债能力。
2.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政府借债应考虑政府的偿债能力,量力而行。
3.纳税人负担:国债最终还要依赖税收来还债 马克思说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
4.代际负担: 如仅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严重影响后代
国债限度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三个指标
1.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2.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两大指标
国债负担率(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 行空间越大。
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债务依存度:
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反映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 15%~20%之间。
我国债务依存度的计算有两种口径:
一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即“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二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在“以旧债还新债”机制下,还有一个用来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即当年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重。
李嘉图等价理论
国债和税收都是政府取得收入的手段。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即税收和债务等价。
李嘉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李嘉图的观点是“国债有害论”。
国家干预主义兴起,“国债有益论的观点”。发行国债:可以弥补财政赤字;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回旋余地;会有“财富有所增加的”幻觉,减少当期储蓄、增加消费,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果
国债制度
一、国债发行制度
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一)国债发行条件
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
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二)国债发行方式
公募招标方式
金融市场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发行对象:多数投资者。谁是最终投资者事先是不确定的,市场机制发行
承购包销方式
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承销人向投资人分销不出去的部分,由承销人自己认购,签订了承销合同发行过程就结束
直接发售方式
国债发行人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有特定的发行对象(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公司等),个人投资者不得认购。优点: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缺点:发行单位工作量大
随买发行方式
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
二、国债偿还制度
①抽签分次偿还,在国债偿还期内分年度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对号,如约偿还本息,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券中签偿清为止的一种方式。
②到期一次偿还法: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兑付本息。
③转期偿还法: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方法。
④提前偿还法:由政府提前偿还尚未到期的国债。
⑤市场购销法: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一种方式。
三、国债市场制度
以国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一)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分:
1.国债发行市场(国债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
2.国债流通市场(国债二级市场),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基本职能是为国债投资者提供转让变现的机会。
(二)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
1.现货交易方式: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2.回购交易方式: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
3.期货交易方式:以国债期货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合约:买卖双方就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照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作的承诺。国债期货合约四项基本要素:期限、价格、数量、标的国债。
4.期权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为限制损失或保障利益而订约,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契约中指定的债券,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这种债券的交易方式。
四、国债市场功能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国家采用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若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价格售出或收回国债,即可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一、我国政府债务的分类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负债: 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
政府或有负债: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不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还责任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负债:政府提供担保,当某个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政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救助责任的负债: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要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二、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一)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
中央国债余额累计限额根据累计赤字和应对当年短收需发行的债务等因素合理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批。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
(1)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
资机制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债;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提示】政府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应采用政府债券方式举借
(2)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
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批准
(3)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
地方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①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②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4)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
①地方政府举债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②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5)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
财政部根据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评估各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6)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地方债纳入政绩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