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料分析
考公资料分析,包含基本概念、运算方法、高频考点、特殊考点、特殊说明等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下哟,知识满满。
编辑于2021-09-27 15:47:04资料分析
基础概念
做题顺序
总体: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标标,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重中之重)--选取关键词--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技计算
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
常见名词
基期本期
基期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减数 注:与谁相比,谁为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 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值,是一绝对量 增值率,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实意相对量 一般情况下,增值率等价于增长速度(增速)等价于增长幅度(增幅) 增长多少/大小比较的是增长量,增长快慢比较的是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看增速绝对值大小,增长幅度最大看增速实际大小 增长了2.5倍=增长了25%
同比、环比
同比:基期对应的历史同期 环比:基期对应的上一个统计周期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部分在整体中所占额比重,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 百分点: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在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
倍数、翻番、成数
倍数: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番数:指数量的加倍,翻一番即变成原来的两倍。本期/基期=2的n次方,即翻了n倍 成数:一成为总量的10%,二成为总量的20% 注意:“A是B的多少倍”和“A比B多多少倍”之间的关系
比重、比值、平均
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数值 平均:将总量分为若干份,均前每后做分母。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每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总面积
进出口问题
出口额:单位一般为元、美元;出口量:单位一般为万吨、亿吨 顺差逆差: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贸易出口额小于进口额为贸易逆差
三大产业和产业增加值
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一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
五年计划
2006-2010,称之为十一五计划 2011-2015,称之为十二五计划 2016-2020,称之为十三五计划 2021-2025,称之为十四五计划
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
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扣除了价格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
简称为“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
产销率=销量/产量
货物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运输距离,其单位为吨公里,即吨与公里的乘积。
ABRX四量关系
A前期,B本期,X变化量,R变化率
已知B本期,R变化率(频率最高)
A前期=B本期/(1+R变化率)
X变化量=B本期-A前期=B本期-B本期/(1+R变化率) =A前期*R变化率=(B本期/(1+R变化率))*R变化率
已知A前期,B本期(多在图表中出现)
X变化量=B本期-A前期
R变化率=X变化量/A前期=(B本期-A前期)/A前期=B本期/A前期-1
已知A前期,R变化率(假设增速求后期)
B本期=A前期+A前期R变化率=A前期*(1+R变化率)
X变化量=A前期*R变化率
已知B本期,X变化量(较简单)
A前期=B本期-X变化量
R变化率=X变化量/A前期=X变化量/(B本期-X变化量)
已知A前期,X变化量(较简单)
B本期=A前期+X变化量
R变化率=X变化量/A前期
已知X变化量,R变化率(较少出现)
A前期=X变化量/R变化率
B本期=A前期+X变化量=X变化量/R变化率+X变化量
运算方法
四则运算常用技巧
加法
尾数法(精确求和时使用)
7858+7334+9036+9775===34+36+58+75=203,尾数为03
高位叠加法(非精确求和或没有选项可以参考)
6914+7111+7858+8334=30217 28 21 10 17 30217
削峰填谷法(几个相近的数字求和或平均值)
平均数=基准值+(偏离总和/项数) 求平均数89+87+88+91+88+90+90+89+88+86 =88+(1-1+0+3+0+2+2+1+0-2)/10=88.6
减法
整数基准值法
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基准值)+(基准值-减数) 849-495=(849-500)+(500-495)=349+5=354
“21”“12”分段法
629-437 849-495 62|9 84|9 43|7 49|5 19 2 35 4
乘法
小分互换法(某个乘数近似转化为某个常见分数)
50%=1/2;33.3%=1/3;25%=1/4;20%=1/5;16.7%=1/6;14.3%=1/7;28.6%=2/7;42.9%=3/7;12.5%=1/8;11.1%=1/9
250*427=1/4*427=106;632*125=632*1/8=79000
拆分法(50%,5%,100%,10%,1%)
632*45%=632*(50%-5%)=316-32=284 526*47%=526*(50%-3%)=263-15.8=263-16=247 660*97%=660*(100%-3%)=660-22=638 660*93%=660*(100%-5%-2%)=660-33-13=614 542*16%=542*(10%+5%+1%)=54.2+27.1+5.42=76.72(选项离得远当成1/6)
除法
拆分法,分子拆(50%,10%,1%,100%,1/3,1/4)
6328/789=633/789=1-(156/789)=80%+ 326/392=1-66/392=1-(78-12)/392=1-(20%+3%)=83% 426/802=(401+25)/802=50%+25/802=53%+ 123/1096=(110+13)/1096=10%+(11+2)/1096=10%+1%+0.2%=11.2%
分子分母同时拆分(盐水思想,综合分析题判断大小,为了好算)
352/710=(350+2)/(700+10)
特殊运算技巧
415分数法(算术变成比例,求变化量X和前期A)
R=25%=1/4 X(上月)+X*(1/4)(增长量)=X+X/4(本月) 设X=4,4(上月)+1(增长量)=5(本月)
1小数变分数,2写出比例,3求增长量,4求上月数 B=542,R=20%=1/5, 516 , X=90,A=542 B=8420,R=28.6%=2/7, 729 ,1份=935,X=1870,A=6550 B=632,R=-25%=-1/4, 4(-1)3 ,X=-211,A=843
假设分配法
增长率小于10%,说明前期就在本期附近 前期在整数附近 熟练后是万能的
B=762,R=4% B=126,R=7.5% B=846,R=-9% B=846,R=-4% 762 126 846 846 700 28 100 8 900 -81 900 -36 34 18 27 -18 33 1 17 1 30 -3 -19 1 A=733,X=29 A=117,X=9 A=930,X=-84 A=881,X=-35
高频考点
ABRX类问题
增长量X的常用解题技巧
1.直接求X,比较简单 2.求两个X的关系(或倍数或比值等) 3.求X一般会给出B、R做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根据R的大小选择适用方法 当R大于10%并靠近某个分数,选用415份数法 当R小于10%,选用假设分配法 当R非常小(一般小于5%),并且选项差距很大,我们可以用B*R代替A*R来求X
增长率R的四种考查方式与对应解法
1.基本增长率(最基本考法):已知条件为本期B和基期A,求增长率R,增长率R=增长量X/基期A 2.隔年增长率:已知两年的增长率R1,R2,求两年增长率R,可用R=R1+R2+R1R2求解 14年增长率R1,13年增长率R2,则14年较12年增长率为R1+R2+R1*R2 3.比值增长率:增长率指的是本期比前期增长的情况,但如果本期和前期均为一个比值(A、B) 绝大多数此类问题考察的均为平均值的增长率,如看到“人均”“单位面积”“平均”“增长率” 比值增长率=((1+R1)/(1+R2))-1=(R1-R2)/(1+R2) 比值倍数=(1+R1)/(1+R2) 4.乘积增长率:如A=B*C,已知B、C增长率,要求A的增长率,Ra=Rb+Rc+Rb*Rc(与隔年增长率相同)
前期A的考法与解法
1.直接求前期A,根据R的大小和选项的差距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若选项相距很近,选择直除法 若选项有一定差距,我们选择直接代入法、415份数法 2.求隔年前期,可先求出隔年增长率,即变成第1类考法 3.前期差值,即需要我们求出两个前期再作差。 (复杂计算量大性价比一般) 先用追及思想粗略判断前期差值的情况,排除不符合选项 若无法秒杀,我们可选用415份数法,假设分配法,直除法依次求得两个前期
已知前期A求本期B(或假设增长率/增长量求后期)
B=A+AR或B=A*(1+R)的n次方
比重类问题
单期比重
本期比重
1.直接计算某一部分的本期比重 比重-部分/整体,部分=整体*比重,整体=部分/比重 2.多部分本期比重,或求部分和或部分差 部分和(部分差)=整体*比重和(比重差) 比重和(比重差)=部分和(部分差)/整体
前期比重
前期平均值、前期倍数、前期比值均可看作特殊的“前期比重” 前期比重=本期比重*((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1)) 记忆口诀:前期比重等于本期比重乘以增长率反过来
隔级比重
隔级比重=(小集合/中集合)*(中集合/大集合)
两期比重变化
比重趋势
平均值、倍数、比值均可看作特殊的“比重问题” 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则分数变大(比重上升) 分子增速小于分母,则分数变小(比重下降)
比重差
比重差公式:比重差=本期比重-前期比重=(前期部分/本期整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 记忆口诀:今年的整体分之去年的部分乘上增长率之差 比重类秒杀计:比重差绝小于增速差绝对值
盐水类问题
两个基本原则与计算方法
原则1.混合溶液浓度要在两杯溶液浓度之间 原则2.混合溶液浓度要接近比重大的那杯溶液浓度 方法1.十字相乘法(适用于求两部分量之比) 溶液A浓度 X-B 溶液A质量 混合溶液浓度X= 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一一 溶液B浓度 A-X 溶液B质量 方法2.线段法(适用于求“3r”之一) 按数据标点--按比例分段--按比重选点--几何计算
常见三种考法与对应解法
1.给出整体与部分的3个“R”(R为例,也可能给出的是其他的以比重形式存在的数, 人均收入、月均利润、平均分等),可用十字相乘法求得两部分的量之比(该量为分母) 2.给出两部分的量之比,求3个“R”中的某一个,可先用基本原则排除错误选项,再用十字相乘解题或直接使用线段法解题 3.时间分段
比较类问题
比值(增长率、前大小比较期):双线法
增量大小比较
1.B越大R越大则X越大 2.我的B是你的N倍,你的R是我的N倍以上,我们的X才可能相等(N越大,N倍以上越大)
图标查找类比较
1.注意起始、结束年份、月份(重中之重) 2.注意“合计”“总计”行,以免数错 3.注意第一年的增量 4.注意单位(例如航空运输)
平均类问题
一般平均值问题
均前每后做分母,时间平均值注意起止时间(11个月)和平闰年 A 一 B AD 一一一 = 一一一 C BC 一 D
平均增长量
表示是n年间增量的绝对平均值。年均平均值=(本期-基期)/n 2011年-2015年年均增长量是多少,除下列三种则年份认定为4年,起始年份是2011年 1“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均增长量是多少”,则年份间隔是5年,起始年份2010年 2“2011-2015年这五年平均增长量是多少”,则年份间隔5年,起始年份2010年 3“2011-2015年均增长量是多少”,图表中明确给出2010年数据,则年份间隔5年
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n年间的年平均增速 复核平均增长率:(1+r)n次方=末期/基期 算术平均增长率:总增长率/n 花生原创方法代入法:1.1的4次方=1.46;1.5的4次方=1.75;1.2的4次方=2.07
特殊考点
拉动增长与贡献率
拉动增长=部分增量/整体前期 增量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特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