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节学生观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学生观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09-29 11:35:56第二节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是有着身心诸方面发展需要的完整的人,教育必须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3)学生是有着发展潜力的人,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发展潜力
(4)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
(5)学生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和有差异、有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以人为本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方面的平均化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
(2)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含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方向性、先后顺序)
教育要求: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阶段性
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育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含义: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个体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个体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
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互补性
含义;
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5、个别差异性
含义;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个体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群体间:男女性别差异)
教育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潜能,有的放矢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五、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入学机会均等
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均等)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4)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与共同发展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材料分析题金句
教师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