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经济史
高中历史之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包括社会主义建设起步、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劫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等内容。
《互联网数据库程序设计》10动态网页及程序设计。链接数据库服务器,链接数据库服务器的通知语句,发送SQL语句的向导,输出记录集中的数据与记录集相关的数据
《互联网数据库程序设计》8.5-8.8数值与逻辑表达式,数值表达式,数值运算符,常用数值函数,逻辑表达式,时间戳
《互联网数据库程序设计》8.1-8.5PHP与表达式,常用PHP编辑器,Dreamweaver开发PHP应用程序,PHP程序语法,PHP与HTML的区别,变量及其赋值运算与表达式输出,字符串表达式,字符串连接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民经济劫难
1966--1976(文革十年)
1973国民经济复苏。1975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改革开放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伟大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
计划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过程
第一阶段(1978),改革计划经济
197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安徽、四川)
198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建设市场经济体制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目标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对外开放
1980,沿海地区对外开放
1980--经济特区;1984--沿海对外开放城市;1985--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东开发
90年代
意义:对外开放,由沿海转向内地的重要一步
格局(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1976--1978(徘徊时期,经济停滞不前)
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1949--1956(过度阶段)
1949--1952
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
完成土地改革
允许私有资本暂时发展
建国后没收私有资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1953--1956
开展一五计划(一化三改)
成就
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展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探索与失误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
1956--1957(成功探索):1965.中共八大,提出国内重要矛盾与任务
1958--1959(较多失误)
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
58年。大跃进,急于发展重工业、农业,浮夸风盛行
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调整生产关系,“一大二公”为特点,平均主义挫伤生产积极性
1960--1965(政策调整)
1960.纠正农村左倾错误,实行“八字方针”
1962.经济恢复发展。1965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内容
必修二,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