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 语文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初一上册语文思维导图,不够完整,仅供参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注意揣摩和品位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 初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2.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3.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春》
分段
盼春(1~2自然段)
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
绘春(3~7自然段)
春草萌动图(3自然段)
春花斗艳图(4自然段)
春风和畅图(5自然段)
春雨迷蒙图(6自然段)
活力迎春图(7自然段)
赞春(8~10自然段)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排比、比喻
层层递进,强调春天的“新”“美”“力”三个特点
《济南的冬天》
总写(1~2自然段)
1自然段
将济南与北京、伦敦、热带做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
2自然段
运用侧面描写,承上启下
写山(3~5自然段)
3自然段(阳光朗照)
4自然段(薄雪覆盖)
描写顺序
由上到下
由远到近
从早到晚
5自然段(城外远山)
“这是张小水墨画”(暗喻)
写水(6自然段)
6自然段(水清绿暖)
总写(7自然段)
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
点题抒情,首尾呼应
《雨的四季》
1自然段(总写)
2自然段(春雨)
特点:娇媚,像少女
3自然段(夏雨)
特点:热烈而粗犷,像小姑娘
4自然段(秋雨)
特点:沉稳而端庄,像夫人
5自然段(冬雪)
特点:自然、平静,像一位老者
6自然段
转换人称(呼告)
7自然段
结尾抒情,首尾呼应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作者:曹操
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壮
表达了作者一统天下的宏伟志向
抚今追昔
虚实结合
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意境开阔
气势雄浑
动静结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子规: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问道龙标过五溪”
过:经过 五溪:被贬之地荒原
“我寄愁心与明月”
拟人,体现了李白的悲伤
“随君直到夜郎西”
君:您
《次北固山下》
“各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运用典故,使全诗笼罩在淡淡的乡愁中
《天净沙•秋思》
感情
孤独
思乡
落寞
一生漂泊无定,远离家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远处炊烟袅袅,热热闹闹更能体现作者的寂寞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