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自我
社会心理学观念下,自我的概念,“社会自我”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能力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评价。这个概念与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位置、角色和身份紧密相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社会自我(social self)
大纲
ABC
Affection
Behavior
Cognition
自我调节
self-concept(cognition)
我是谁
物理属性
性格
能力
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es)
社会身份
行为
职责
权力
一些无法编码的回答
什么是自我概念
一种心理表征
情境
不同情境下对自己有不同的感知
关系性
对重要他人的了解
self-schema自我图示
schema图示
组织有关物体、事件、人和行为知识的心理结构
脚本
对日常事件发生的典型顺序的了解
自我图示
特定情况下代表自己的品质和认知情感结构
独立/依赖
男性/女性气质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人们能够有效的处理并记住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T恤研究
我们会更加的关注自己,但是不会注意到这一事实
聚光灯效应
相信别人比实际情况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行为
人们高估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注意到的程度
透明度错觉
相信我们隐藏的情绪会泄露出去并且很容易被其他人解读
自我概念的建立
内省
向内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的过程
人们并不像你相信的那样依赖消息来源
对自我的看法
自我感知理论
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不确定或模棱两可时,我们会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推断
自我归因才能了解自己
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ucation effect
用外在动机替代内在动机,会使人们失去兴趣
其他人的影响
人们有动力准确评估自己的观点和能力
当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时,会通过比较来评估自己
上行比较
下行比较
社会比较
自我抬举
下行比较占据主导地位
自我改进
上行比较主导
影响自我评价、情绪和对他人的反应
自传体记忆
有关自我的记忆
有关自己的事实
过去的经历
对连贯的自我概念很重要
常常以夸大的方式歪曲过去
通过自我图示筛选记忆
记忆会变得连贯,不太准确
文化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自我边界
西方文化
亚洲和非西方文化
独立我
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来定义自己,而不是他人的
互赖我
根据与他人的的关系来定义自己
一个人的行为通常由重要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决定的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受到重视,而独立性和独特性则受到反对
权力与义务
社会关系
行为责任
self-esteem(affection)
什么是自尊
定义
一个人的整体自我评价或自我价值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尊心通常很高
环境(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
自服偏见
我们经常从事自尊维护活动,例如自私偏见
自尊的几个方面
一般/特定自尊
状态/特质自尊
个人/集体自尊
外显/内隐自尊
如何测量自尊
内隐自尊
自动的,无意识的方面
更加积极的评价
姓名字母
自己的财产
与自己名字相同的物体
IAT内隐联想测验
外显自尊
罗森伯格量表
自恋
高自尊的后果
优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会更加积极,变化减少
缺点
高自尊的影响
不适当年龄进行性活动的青少年男性有很高的自尊
青少年帮派头目有很高的自尊心
恐怖分子的自尊心往往高于平均水平
自律
自我调节self regulation
调节定向理论Regulation Focus Theory
自我调节涉及到要接触和避免哪些人和情况的基本决定
两个独立的动机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接近/提升
形成
鼓励形式的教养方式
独立的自我认知
行为抑制系统
避免/预防
批评的教养方式
相互依存的自我认知
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自尊是由我们如何看待真实自我,和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否匹配来定义的
自我图式的三种形式
真实自我
我现在的样子(自我认知)
理想自我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应该的自我
我应该怎么样
自我调节理论Self-regulation
自我效能感
影响
做出的选择(简单/复杂任务)
遇到的障碍
失败时能坚持多久
高自我效能感与以下因素的关系
更好的学业和身体表现
更好的社交技能
更好地处理应对不确定性时的压力
更好克服恐惧的能力技巧
需要积极自我
维持或创造积极的自我意识需要和努力被成为自我提升
自服偏差
倾向与将成功归于内因
失败归于外因
不切实际的乐观
认为自己未来会比同龄人过的更好
错误共识效应
倾向于高估一个人的观点,不被认可的,不成功行为的共性
倾向于低估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理想或成功的行为
self presentation自我呈现
本质
我们试图控制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印象管理:主动有意识的过程
社交类似于戏剧
演员
角色
表演
场景
剧本
为什么要自我呈现
获取资源
吸引并留住社会支持和伴侣
获得财富
获得地位
构建良好的自我形象
别人/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什么时候自我展示
其他人注意时
其他人可以影响个人能否实现目标时
目标很重要时
个人认为观察者对他们由负面印象时
谁更有可能自我呈现
长期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其他人观察和的倾向
高度自我意识的人
自我监控
关心自己的公众形象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和“期望”。
高度自我监控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自我
高自我监控
不同情况下表现不一致
善于判断他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这些期望
低自我监控
审视自己的内心来决定如何行动
不在不同环境下改变他们的行为
子主题
自我展示策略
讨好ingratiation
让别人喜欢他们
奉承
创造相似性
让外表变得有吸引力
谦虚
推销self-promotion
显得有能力
使用有能力的标志
良好的自我促进者会在自己的周围摆满暗示自己能力的小道具
如等回电话
穿着昂贵的衣服
自我设障
胁迫intim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