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同修略论4《道炬论》教授之殊胜
在过去信息不通的时代,我们读到的经论非常有限,所受的教育往往取决于老师,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你学了某部经论,或是接受某个老师的教育,而老师的知见是片面的,你也就容易片面,所以学习《道次第》,可以对佛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帮助我们灭除谤法重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同修略论4 《道炬论》教授之殊胜
分四科
法者,此教授之根据,为《菩提道炬论》,也可以说是《道次第》,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学习,信受奉行。 而《道炬论》为尊者一切著述中之根本,以能总摄显密要义故,所说圆满。以能调心为次第故,易得受持。 以能善巧性相两宗,还能把理论善巧地落实到心行, 严饰二师教授故,性宗,即揭示诸法本质为空性的中观学派 ;相宗,即揭示一切法相差别的瑜伽唯识学派。 所以这部论能庄严中观和唯识两大传承的教授,使这些思想发扬光大。
佛法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断烦恼、证空性、成就佛果的方法、方便 方法有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道次第》建构的方法非常殊胜。宗喀巴大师介绍《道炬论》的殊胜,其 实就在讲《道次第》的殊胜。我们要认识到,它究竟殊胜在哪里,有多么殊胜
1.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
菩萨所求,为利世间。其所化导,亦须摄受三种种性,故于彼等道品皆应修学。知三乘道者,是成就菩萨所求之 方便,此乃慈氏所说也。
菩萨要广泛修学一切经教 什么叫佛?就是远离所有的贪嗔痴,不是断一分、两分烦恼,而是彻底断除生 命中的所有烦恼 ;不是成就一品功德,而是圆满一切功德
大乘道中,有共不共二种
共者,即声闻三藏是
不共者,唯求自一身寂静之意乐及不共制罪等是
复次:①佛者过无不离,非仅断其一分 ;德无不圆,非仅成其一品。上士发心,志求佛果,当灭一切恶,集一切 善。故余乘一切断证功德,皆为大乘道中所摄,是故上士皆当修学。上士不仅要学菩萨乘,三乘一切经教都要学 ②《金刚顶经》云 :“纵遇舍命缘,勿舍菩提心。”又云 :“六种波罗密,任何不应舍。”余密典中,亦多此说 ③无上瑜伽之仪轨教典亦皆云 :“应受共与不共之二种戒律。”共者,即菩萨戒是
要断除的杀盗淫妄等恶行,远离过失
所以这部论能庄严中观和唯识两大传承的教授,使这些思想发扬光大
《大智度论》说,佛说法是根据四悉檀而说,即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世界悉檀,即适合这个世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如果违背这些,别人就听不懂了。这也说明,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契机 为人悉檀,即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根机说不同的教法。比如对教授,要用适合知识分子的引导方式 ;对商人,要用适合商人的引导方式 ;对没文化的人,也要用适合他们的引导方式。就像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 对治悉檀,看看你的问题在哪里,就为你说什么。佛法修行所做的,一方面是消除我们原有的错误,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建立正确心行。 仲登巴是阿底峡尊者最得力的弟子,他说 :我的上师是以四方大道而持一切教法。也就是不择一道,并非只认为净土是佛法 ;或只认为唯识是佛法,中观就不是佛法 ;或只认为中观是佛法,其他就不是佛法。阿底峡尊者不是持一种佛法见地,去排斥另一种。佛教史上,这样的现象很多。
佛法最根本的在于正见,还有菩提心、利他行
2.说明一切经教皆为教授
一切佛法不出教证二种。教者,正为抉择修行之法轨 ;证者,如所抉择而起修。是彼二者,势成因果 倘于一处先习闻思,别于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 如果我们能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修行,邪知邪见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故本论自依止善知识起,以至修习止观,总为显示一切经论皆为教授,诸邪分别,遣无遗余
一天到晚念咒不闻思经论,这使佛教出现肤浅化、迷信化的倾向,所以不要以为经论对修行没用,说什么“不必读经,好好念佛就是”,然后固守这些浅显的教授,这是不对的
不要谤法,赞叹不是以排斥其他经教为前提,否则就会造谤法罪,罪业是很重的,我们应该以精进、虔诚的心学习每部经论
学习《道次第》,给了我们方法性的指导。习经教、抉择法义、如理思惟也是修行的过程,《道次第》叫作观察 修。在此过程中,逐步完成心行转化。学和修要同步进行
佛陀的正法有两大内涵,就是教法和证法。教法是闻思,证法就是把闻思落实到心行的实修,即用心过程。一切佛法不外乎教和证两种,简单地说,一是寻找方法,二是使用方法。两者是因果关系,教是因,证是果。
3.是易得佛密意
倘能依兹《道炬论》,及与《道炬》相类之著述,当速获通达
我们每天都在读诵经典,其实经不只是用来读诵的,而且蕴含 着修行方法。其中包含两方面,一是见,一是行。
从见的方面来说,是通过学习经教,认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无始以来,我们一直缺乏智慧,所以才 会无明、烦恼,没有正见,只有邪见。从行的方面来说,学习经教是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手段,同时也 是成就智慧和慈悲的方法。所以,修学经教必须落到实处。
此外,还要知道学和修的关系
有的是盲修瞎炼,没有好的老师指导,坐在那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瞌睡一下,一炷香就过去了 ;再瞌睡一下,一炷香又过去了。坐那么几支香,在禅堂打几次瞌睡,一天就过去了。既不学教理,也没人指导究竟该怎么修,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这都是见和行严重脱节。
宗大师的《道次第》为我们指出,如何将学和修统一起来。因为学的本身就包含修,同时又能指导修,而修则使学习得到深化。这就使学和修得以统一
4.是自能灭除极大恶行
学习《道次第》,能帮助我们灭除极大恶行,那就是谤法的罪。 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谤法恶行。
谤法罪很严重,大家要特别慎重。否则你修了那么久,还不抵谤法一次的罪过,有智慧的人,应该努力避免谤法罪
学习《道次第》,可以对佛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帮助我们灭除谤法重罪
在过去信息不通的时代,我们读到的经论非常有限,所受的教育往往取决于老师,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你学了某部经论,或是接受某个老师的教育,而老师的知见是片面的,你也就容易片面,所以学习《道次第》,可以对佛法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帮助我们灭除谤法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