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伤寒论思维导图
伤寒论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霍乱等板块,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伤寒论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个不错的资料,辨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病因,病机,看似对症下药,其实针对病机下药,问症状的同时,是在思考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逻辑清晰,方可 出法。
关于梗死的思维导图,包含了1.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梗死的类型及病变、3.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等内容,临床医学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关于胃-方剂的思维导图,包含了1.脾胃、2.肠胃、3.肝胃、4.胆胃、5.肺胃、6.肾胃等内容,知识全面详细,干货满满,现在不收藏,还在等什么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伤寒论
太阳
1. 本证
1. 经证
1. 中风表虚证
1. 桂枝汤证
2. 桂枝汤兼证
1. 桂枝加葛根汤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3. 桂枝加附子汤
4. 桂枝去芍药汤
5. 桂枝去附子加芍药汤
6. 桂枝新加汤
2. 伤寒表示证
1. 麻黄汤证
2. 麻黄汤兼证
1. 葛根汤
2. 大青龙汤
3. 小青龙汤
3. 表郁轻证
1. 桂枝麻黄各半汤
2. 桂枝二麻黄一汤
3. 桂枝二越婢一汤
2. 腑证
1. 蓄水证
1. 五苓散
2. 蓄血证
1. 桃核承气汤
2. 抵当汤
3. 抵挡丸
2. 变证
1. 热证
1. 栀子豉汤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 白虎加人参汤
4. 葛根芩连汤
2. 虚证
1. 心阳虚证
1. 桂枝甘草汤
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3. 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
2. 阳虚兼水气
1. 苓桂术甘汤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3. 脾虚
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2. 小建中汤
4. 肾阳虚
1. 干姜附子汤
2. 茯苓四逆汤
3. 真武汤
5. 阴阳两虚
1. 甘草干姜汤
2. 芍药甘草汤
3. 芍药甘草附子汤
4. 炙甘草汤
3. 结胸
1. 热实结胸
1. 大陷胸汤
2. 大陷胸丸
3. 小陷胸汤
2. 寒实结胸
1. 三物白散
4. 脏结证
5. 痞证
1. 热痞
1. 大黄黄连泻心汤
2. 附子泻心汤
2. 寒热错杂痞
1. 半夏泻心汤
2. 生姜泻心汤
3. 甘草泻心汤
3. 痰气痞证
1. 旋覆代赭汤
4. 水痞
5. 痞证误治后下利
1. 赤石脂禹余粮汤
6. 上寒下热
1. 黄连汤
7. 火逆证
阳明
2. 白虎汤
4. 猪苓汤
2. 实证
1. 承气汤
1. 大承气汤
2. 小承气汤
2. 润导法
1. 麻子仁丸
2. 蜜煎方猪胆汤
3. 寒症
1. 吴茱萸汤
4. 虚症
1. 发黄
1. 湿热发黄
1. 茵陈蒿汤
2. 栀子柏皮汤
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 寒湿发黄
子主题
3. 被火发黄
4. 合病发黄
1. 小柴胡汤
2. 血证
1. 衄血证
2. 下血证
3. 蓄血证
1. 抵当汤
少阳
2. 兼变证
1. 柴胡桂枝汤
2. 大柴胡汤
3. 柴胡加芒硝汤
4. 柴胡加龙牡汤
太阴
1. 四逆辈
1. 太阴兼表证
1. 桂枝汤
2. 太阴腹痛证
1. 桂枝加芍药汤
2. 桂枝加大黄汤
3. 太阴发黄证
少阴
1. 寒化
1. 四逆汤
2. 白通汤
3. 通脉四逆汤
4. 白通加猪胆汁汤
5. 附子汤
6. 真武汤
7. 吴茱萸汤
8. 桃花汤
9. 正气虚陷
2. 热化
1. 黄连阿胶汤
2. 猪苓汤
1. 兼表证
1. 麻黄细辛附子汤
2. 麻黄附子甘草汤
2. 少阴急下证
1. 大承气汤(三急下)
3. 阳郁四逆
1. 四逆散
4. 热移膀胱证
5. 伤血动津
3. 咽痒
1. 猪肤汤
2. 甘草汤
3. 桔梗汤
4. 苦酒汤
5. 半夏汤
6. 半夏散
厥阴
1. 寒热错杂
1. 乌梅丸
2. 麻黄升麻汤
3.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2. 厥阴寒证
1. 当归四逆汤
2. 吴茱萸汤
3.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
3. 厥阴热证
1. 白头翁汤
2. 厥逆
1. 热厥
1. 轻证
2. 重证
1. 白虎汤
2. 寒厥
3. 痰逆
1. 瓜蒂散
4. 水逆
1. 茯苓甘草汤
3. 呕
1. 阳虚阴盛
四逆汤
2. 邪传少阳
小柴胡汤
3. 痈脓致呕证
4. 哕
1. 误治胃寒证
2. 哕而腹满
5. 下利
1. 实热下利
1. 小承气汤
2. 栀子豉汤
2. 虚寒
1. 通脉四逆汤
3. 下利
虚寒下利兼表
1. 温里
2. 攻表
桂枝汤
霍乱
1.理中汤 2.四逆汤 3.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
4.四逆加人参汤 5.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