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工-常用半导体器件
《电子电工技术》,分享一些当时复习用才做的思维导图,感觉做完确实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更OK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学校考试比较简单,最后期末分数老高了,希望你也是!
编辑于2021-12-14 00:48:55常用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的特点
热敏性
温度升高,某些半导体导电性能明显增强
光敏性
光照后,某些半导体导电性能明显增强
杂质效应
纯净半导体导电性能很差,但掺入微量杂质,可使其导电能力提高几十万倍乃至几百万倍
类型
本征半导体
完全纯净、由单一元素组成、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导电能力弱
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电子型)
以自由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
P型半导体(空穴型)
空穴为多数载流子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浓度有杂质含量决定,与温度无关; 少子的浓度主要由本征激发决定,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所以,温度是影响半导体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PN结的形成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内电场的建立
内电场对载流子运动的作用
PN结的形成
载流子在P区和N区交界处,同时发生多子的扩散运动和少子的漂移运动,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 空间电荷区宽度不再发生变化,形成了稳定的空间电荷区即PN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外加正向电压(正偏)
外加反向电压(反偏)
半导体二极管
伏安特性
正向特性
图(1)段
正向死区
硅管约为0.5伏,锗管约为0.2伏
正向导通区UD
硅管约为0.7伏,锗管约为0.3伏
反向特性
图(2)段
反向电流(反向饱和电流)IS很小,可近似为0
IS与电压无关,和温度有关
击穿特性
图(3)段
击穿电压UBR
击穿电流
击穿时反向电流很大,失去了单向导电性。 若无限流散热,易损坏二极管
温度特性
硅管优于锗管
温度升高:PN结变薄、死区电压下降
正向特性左移,反向特性下移
反向电流越大,说明管子的温度稳定性越差
主要参数
最大整流电流IF
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流的平均值
由PN结的面积和散热条件所决定,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将会因为过热而烧坏管子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
允许加在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的最大值(峰值)
为安全起见,最高反向电压约为反向击穿电压的一半
最大反向电流IRM
在二极管上加上最大反向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值。
其值越小,管子的单导电性越好
最大反向电流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忽略其影响
判别电路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
先移去二极管,计算其在电路中阳极和阴极电位,再判断两极电位的高低。
若阳极电位大于阴极电位,则二极管导通; 若阳极电位小于阴极电位,则二极管截止。
基本应用
利用二极管的的单向导电性,可用于整流、限幅、检波、元件保护、钳位及数字电路中作为开关元件。
钳位电路
优先导通
电位差大的先导通
多个二极管,接成共阴或者共阳形式时,判断其导通与否,就需要计算移开二极管后, 每个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限幅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导通后两端电压基本不变的特点, 可组成限幅(削波)电路,用以限制输出电压的幅度
特殊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伏安特性
稳压管又叫齐纳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较陡,并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稳压管在使用时都要串联限流电阻
主要参数
稳定电压Uz
稳定电流Iz和最大稳定电流IZM
最大耗散功率PZM
稳压二极管在工作时应接反向电压,并串入限流调压电阻R
半导体三极管
分类
电流放大作用
为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其外加电压的要求
发射结正偏 :NPN管:UBE>0 ;PNP管:UBE<0
集电极反偏 :NPN管:UBC<0 ;PNP管:UBC>0
三极管与电源的连接
基极与发射极构成——输入回路
集电极与发射极构成——输出回路
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关系
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到达集电极的部分(ICN)与在基区复合的部分(IBN)之比 称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用β表示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死去电压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是非线性的,所以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 但输入特性的陡峭上升部分近似为一直线,在这一段可认为iB与uBE成正比, 是输入特性的线性区
只有在发射结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 硅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锗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1V。
正常导通工作情况下, NPN型硅管的发射结电压UBE=0.6~0.8V, 锗管UBE=0.2~0.3V。PNP管为负值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可分为三个区: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
输出特性曲线是以iB为参变量的一族曲线。
截止区
外加电压
实际上只要发射极电压小于其开启电压,即截止
放大区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外加电压
特点
放大性
恒流性
可控性
饱和区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或零偏
外加电压
特点
集电极电流不随基极电流增大而增大
UCE=0.3V(硅管)、0.1V(锗管)
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定
根据UBE和UCE的数值
若UBE≤0.5V(硅管),则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若UBE>0.5V(硅管),则三极管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此时再比较UCE、UBE的大小。 若UCE-UBE>0.7V,则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否则为截止状态。
通过电流大小
临界饱和时的集电极电流为
临界饱和时的基极电流为
若实际电路中的基极电流
说明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此时: NPN管UCE=0.3V(硅管),UCE=0.1V(锗管)
若实际电路中的基极电流
说明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状态 ,此时: UCE=UCC-ICRC
当UBE≤0V时IB=0,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例: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电位如下图所示,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①由于反向电流是由少子形成的,反向电流很小, 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PN结呈高阻截止状态; ②在一定温度下,少子的浓度不变, 因而反向电流不随外加电压而变化, 故称为反向饱和电流IS; ③由于少子的浓度对温度的变化敏感, 反向饱和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结正偏时,呈低阻导通状态; PN结反偏时,呈高阻截止状态。 →反向击穿现象: 当反向电压超过一定值时, 反向电流将急剧增加,单向导电性将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