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两汉论说文
古代文学两汉时期论说文整理,包括书中内容,帮助这一阶段的学习,同样可以帮助复习,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论说文的分段和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两汉论说文
西汉
西汉初期
论说文
陆贾《新语》十二篇
晁错《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
文章立论精辟,结构严密,分析透彻。感情激切,文多排比,使文章自有气势,对比古今,农商,切中时弊,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贾谊《过秦论》
贾谊
汉初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
贾谊散文
专题政论文——《过秦论》
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陈政事疏》(《治安策》)
杂论
《过秦论》
简介
通过总结秦亡的教训,为汉王朝提供借鉴,是一篇精彩典范的政论文,开中国散文史论体的先河
特点
夸张+对比蓄势与反常的结果,形成对比与落差
叙事详略互异,节奏感,主次分明
感情充沛,行文流畅,气势雄浑。纵横家的纵横捭阖,铺张扬厉。把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转化为作品的内在气势
贾谊《论积贮疏》《治安策》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以大量历史典故,说明君主对待臣的忠信应持的态度以及臣处于被质疑的情势下如何自处,用以自脱
清人李兆洛点评“迫切之情,出以微婉;呜咽之响,流为激亮。此言情之善者也”
楚歌
高祖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
刘邦《大风歌》
辞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枚乘《七发》
西汉中期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方朔《答客难》
董仲舒《士不遇赋》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诗歌
乐府《郊祀歌》十九章《饶歌》十八曲
散文
司马迁《史记》
桓宽《盐铁论》
论辩方式与风格:或锋芒毕露,或避实就虚;或动之以情,获胜之理;或攻其一点,或全面反击;唇枪舌剑,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发展了诸子散文及汉赋中的对话文体,在汉代散文中别具一格。生动地刻画出论辩者各自不同的情态,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刘安《淮南子》
颇有庄骚浪漫之馀韵,战国策士之遗风,刘勰称其“泛采而文丽”“得百氏之华采”。文字旷放恣肆,颇近于《庄子》
神话传说相当丰富,也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汇集了许多格言警句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从董仲舒开始,西汉中期的文章大体上由纵横驰骋转变为坐而论道
《春秋繁露》
全书语言朴实平易,语调舒缓,又多引经据典,与汉初政论的铺排文风有明显的不同
《天人三策》
层次清晰,多引用经典阐明事理,富于理论色彩。
西汉后期
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新序》《说苑》
旨在彰显儒家的政治理想以及致君尧舜,是其说理散文的代表作
《列女传》
汇集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者(正面),又记录孽嬖乱亡者(反面)故事性强,对后世小说的女性描写有一定影响
杨恽《报孙会宗书》
杨恽慷慨激烈的个性与文风,似与外祖父司马迁有一定渊源关系
扬雄《法言》《剧秦美新》
《法言》
对汉代今文经学宣扬的天人感应说予以批评,力主回到先秦原始儒家的基本观念上。
对不少历史人物加以品评,开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先声
模仿《论语》写成的语录体著作,就总体风格而论,《论语》平易和畅,《法言》则时显古奥奇崛
《剧秦美新》
此文以论说为主,与贾谊“论而似赋”的政论文颇有相似之处,只是文字更为典重、受赋的影响更大一些
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
王褒《洞箫赋》
刘歆《遂初赋》
东汉
东汉前期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班彪《北征赋》
班固《汉书》
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
东汉中后期
王符《潜夫论》
仲长统《昌言》
《吴越春秋》《越绝书》
抒情小赋
张衡《归田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
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对政治抱有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