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秦汉文学
完整的秦汉文学思维导图快来看👀看。包括秦汉文学的散文,秦汉文学熟知的作家作品,秦汉文学的诗歌。有需要的小伙伴下载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秦汉文学
一、诗歌
(一)汉乐府
1、概况
(1)乐府本是西汉设立的音乐机构名称
(2)汉乐府就是汉代的名歌名谣
(3)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4)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地位,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2、艺术特色
(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善于叙事,《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一类乐府诗的出现标志着民间叙事已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
(3)语言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
(4)句式多样,有三言、四言、无言、六言以及杂言多种,以五言和杂言最为常见
3、代表作
(1)《陌上桑》
①简介: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叙述了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好色的“使君”的故事
②艺术特色
A这首诗有着完整的结构,首尾相接,一气呵成
B以叙事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融为一体
C通篇五言,气韵流畅,语言质朴
(2)《孔雀东南飞》
①是汉乐府民歌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也是汉乐府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②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②简介: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双双自杀的故事
(二)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是组诗名,东汉末年,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显著标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2)最初收载于《昭明文选》,萧统泛题为“古诗”
(3)是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却又不直言,含蓄婉转
(4)语言精练,朴素自然而不乏润饰,描写生动真切,情景交融,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常用叠字写景叙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五言之冠冕,钟嵘评价:一字千金
(6)写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表现道家和儒家的哲学意境
2、代表作
(1)《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
(2)诗中用思妇的口吻表达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全诗“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二、散文
(一)汉赋
1、概念
(1)汉赋是汉代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是诗文的综合性文体
(2)特点: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3)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
(4)从赋的内容上看,侧重“体物写志”
2、骚体赋
(1)有骚体赋、大赋、小赋之分
(2)开拓者是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3)也是骚体赋的代表,保留加“兮”的传统,四言和散句的结合
(4)表现手法:抒情言志
3、大赋
(1)也叫散体大赋
(2)多以铺陈的手法,只在篇末间寓讽谏之意
(3)代表作家: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杨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等
4、小赋
(1)多为抒情性作品
(2)代表作家:张衡《归田赋》,是大赋转向小赋的标志性作品
5、贾谊(骚体赋)
(1)概况
①贾谊,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②贾谊和屈原并称为“屈贾”
③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
④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⑤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2)代表作
①《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②上篇: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
③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
④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得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3)写作特色
①内容上: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②手法上:对比论证方法
③语言上: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二)史书
1、司马迁《史记》
①司马迁,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②“太史公”“历史之父”“史圣”
③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太史公书》
④司马迁和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①历史地位:《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②历史成就:《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③结构内容: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最后一篇为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④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⑤《陈涉世家》是《史记》的代表篇目之一
要求熟悉的作家作品
1、司马相如(大赋)
①司马相如,字子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是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②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凤求凰》
③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称为“赋圣”
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①《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亡是工三人,设为问答,结撰成篇
②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
(3)拓展延伸: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谱得琴曲《凤求凰》
2、张衡(小赋)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②天文学家《灵宪》《浑仪图注》、数学家《算罔论》、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二京赋》《归田赋》
③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①《二京赋》是东汉辞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
②《归田赋》清新爽丽、短小精炼、情境相生的转变,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开了骈赋的先河
(3)艺术风格
①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
②运用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
3、班固《汉书》
①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②《两都赋》确立了京都赋的范例
①《汉书》
A又称《后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②《汉书》包括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③创立《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
④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优秀篇目《苏武传》
②《苏武传》
4、陈寿《三国志》
①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
②《史书》《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①《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国别体史书
②《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5、范晔《后汉书》
(1)概况: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2)“后汉”即“东汉”
(3)艺术特色
①《皇后纪》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 《后汉书》新增了《党锢》《宦官》《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个类传
②结构严谨,编排有序
6、《说文解字》
(1)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2)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3)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具体的解释
(4)“六书”:会意,象形,假借,指事,转注,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