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政治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讲述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派别、哲学的党性。
河北专升本公共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六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四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产生学习总结。
河北省专升本公共课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笔记。
河北省专接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笔记,需要的自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C)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的学科性质)
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联系:(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2)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区别: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领域 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
哲学与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的研究对象(C)
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C)
可知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关系: 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可知论,少数唯心主义主张不可知论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本体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C)
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可知的事物
不可知论(C)
休谟:感觉是人与世界的屏障
哲学基本问题意义
哲学的派别(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关键词:水、火、理气说【(1)理在气中(强调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理在气先(强调理,唯心主义)】、阴阳说、形神说、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多C)旧唯物主义(特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指马哲之前) 两大根本缺陷:(1)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组成,探究自然界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在探究人类社会时,夸大了英雄史观,从而出现唯心主义,所以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
不是人的精神
客观唯心:朱熹的“理”(天理) 柏拉图的“理念”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老子:道生一,一声儿,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天道) 程颢和程毅:理在气先,事随其变(理:天理) 神创论、上帝创世说、各种宗教 关键词: 理、道、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理念、神、上帝
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精神
主观唯心: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康德 物是观念的复合——马赫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心外无物、心外物是、心外无理——王守仁 吾心即是宇宙——陆九州 关键词:感觉、观念、感知、我、人的理性、心、意念
辩证法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哲学的党性(派性)
党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C)
一元论
唯物一元论
世界上只有一个本原:物质
唯心一元论
世界上只有一个本原:意识
二元论
两个本原:物质和精神
相互平行、各自独立 倒向唯心主义(上帝把二者统一在一起)
多元论
两个以上的本原:物理自然世界、精神意识 世界、语言文化世界
一元论:世界是统一的 二元论: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世界的本原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世界是否是统一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区别: 世界是否是物质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