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歌发展史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光辉起点。305篇,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地位:《离骚》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抒发个人激情的伟大诗人。
文学诗歌发展史总结,从先秦诗经到唐宋元明清的诗歌发展,包括诗歌体裁 诗人 诗歌流派。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知识点。
包括了名况 字子卿,赵国人,曾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核心思想:强调性恶,所以要用后天的力量来助人为善、老庄思想(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
史书分类、南北朝的《梁皇帝实录》记录梁武帝和梁元帝的言行、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诗歌发展史
先秦诗歌
《诗经》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光辉起点。305篇,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乐调: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形式:四言体,一唱三叹
《楚辞》
又称“骚体”,公元前4世纪楚国产生,受巫术影响,有地域特色
作品
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宋玉:《九辩》
这些作品经刘向、玉逸等人整理,编为《楚辞》
形式:突破四言体,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地位:《离骚》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抒发个人激情的伟大诗人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
两汉
乐府诗(两汉)
汉代独尊儒术,注重诗教,专门设立“乐府”,后来将汉代乐府魏晋六朝到隋唐时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为“乐府诗”
《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收录了从陶唐氏到唐末的诗歌
特点: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形式:五言为主,3467言不等,奠定了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基础
著名篇章
《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之最,与《木兰诗》一起称为乐府双壁
乐府诗中张王乐府指的是 张籍 王建
五言诗(两汉)
东汉末年:受乐府民歌影响,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班固《咏史诗》
张衡《同声歌》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建安时期
建安风骨:曹植父子 曹操和建安七子把五言诗推上一个高峰,形成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孔融 王粲 刘桢 陈琳 徐干 阮瑀 应玚
魏晋南北朝
魏晋
五言诗(魏晋)
魏晋之际,五言诗有了进一步发展
杰出诗人: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左思《咏史诗》
诗派
田园诗派:陶渊明 ,田园诗派奠基人,《饮酒》《咏荆轲》
山水诗派:谢灵运开辟了山水诗派,《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
鲍照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拟行路难》
南北朝时期
乐府诗(南北朝)
南朝乐府:女子思想
北朝乐府:战乱苦难,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木兰辞》《敕勒歌》
南北朝时期是诗歌发展史重大转变时期,标志是“音律”的出现
代表诗人
沈约
谢朓
创造的诗体:永明体
南北朝时期集大成的作家:庾信
早年作品:绮艳轻靡
晚年作品:苍劲悲凉《哀江南赋》《拟咏怀》
他起了南北交流,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重大转变时期,从此我国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
唐
盛况空前的几大表现
数量
诗体: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近体诗(格律诗)为主,杂言歌行诗比例也不少,百花争艳
风格:多样
作者队伍:多样
初唐
初唐四杰: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
陈子昂:汉魏风骨
沈佺期、宋之问:对创立近体诗做出了重大贡献
盛唐
两大诗派
边塞诗派:高适 岑参
田园诗派:王维 孟浩然
大李杜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行路难》
也写词:《菩萨蛮》《忆秦娥》
杜甫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诗圣
现实主义精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丽人行》
中唐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被称为“唐代第三大诗人”
《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
元白诗派
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作诗歌被称为“元和体”
李贺
诗鬼
晚唐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温庭筠
主要做词
与李商隐合称“温李”
词风艳丽,其词与韦庄等人的共编入《花间集》
被称为花间派词人
唐代诗坛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就是“词”
宋
宋诗
北宋
宋初
某些诗人模仿李商隐互相酬唱,其作品被编入《西昆酬唱集》,词藻艳丽,内容贫乏
西昆体
江西诗派
黄庭坚
黄庭坚主张“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一祖三宗:杜甫一祖 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为三宗
南宋
南宋四大家:杨万里 范成大 陆游 尤袤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词
北宋词坛
晏殊 晏几道父子:五代绮丽之风
范仲淹将边塞诗风吹进词坛《渔家傲》
欧阳修词作清新明媚、语浅意深
柳永一反往昔雕琢习气,吸收口语入词,以白描手法抒发情感《雨霖铃》《八声甘州》
豪放派:苏轼《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
婉约派
秦观《鹊桥仙》《踏莎行》
贺铸《青玉案》
周邦彦言情及物,极尽工巧,集婉约派之大成
南宋词坛
李清照 辛弃疾 张孝祥 张元澣 陆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水龙吟》《破阵子》《南乡子》
因突出的民族矛盾而散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元明清
诗歌
明
明代出现雍容典雅“台阁体”
明中叶以后
李梦阳 何景明为首前七子
李攀龙 王世贞为首后七子
反对台阁体,提倡复古
清
清初诗坛钱谦益为主
清末黄遵宪以诗歌的形式反映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作品被称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