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组胚 皮肤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以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
编辑于2022-02-08 14:50:14"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皮肤
表皮
概论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以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
1.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液丢失,具有重要的屏障保护作用。 2.皮肤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多种刺激。 3.皮肤还有调节体温、排出代谢产物、参与合成维生素 D等功能。
表皮
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根据表皮的厚度,皮肤可分为厚皮和薄皮。 厚皮仅位皮下组织于手掌和足底,其他部位均为薄皮。
表皮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占表皮细胞的 90% 以上。 另一类是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包括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
分层
基底层
附着于基膜上,由一层矮柱状基底细胞组成。
1.基底细胞是表皮的干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的部分子细胞脱离基膜后,进入棘层,分化为棘细胞并失去分裂能力。 2.在皮肤创伤愈合中,基底细胞具有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
棘层
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组成。
1.细胞游离核糖体较多,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 2.细胞质内还合成一种含糖脂的膜被颗粒,呈明暗相间的板层状,故称板层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周边,并以胞吐方式将糖脂排放到细胞间隙,形成膜状物,可阻止外界物质,尤其是水透过表皮,还能防止组织液外渗。 3.棘层的深层细胞内仍有黑素颗粒,浅层细胞内黑素颗粒大多被降解。
颗粒层
由 3~5层梭形细胞组成。.
颗粒层细胞的核与细胞器已退化。
透明层
由 2~3层扁平细胞组成。
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和细胞器由干溶酶体的作用均已消失。
角质层
由多层扁平角质细胞组成。
细胞已完全角化,变得干硬,光镜下呈嗜酸性均质状。 角质层浅表细胞间的桥粒已消失,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成为皮屑。
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细胞体多分散于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
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防止对角质形成细胞核中 DNA 的辐射损伤。紫外线可刺激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合成和黑素颗粒快速释放。
但可有少量黑素细胞滞留于真皮或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并在该部位增殖为团状,称色素痣或黑痣。 在少数人,滞留在真皮里的黑素细胞较多,范围较大,形成的青斑称胎记。
朗格汉斯细胞
散在于棘层浅部。
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在多种炎症情况下数量增多,如接触性皮炎等。此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微生物、监视癌变细胞中起重要作用。
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细胞数量很少,但于指尖、口腔和生殖道黏膜上皮中较多。
它通过在皮肤中旁分泌和自分泌产生不同功能,如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通过影响朗格汉斯细胞调节抗原呈递功能等。
真皮
乳头层
是紧靠表皮薄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乳头状,故称真皮乳头,此种结构使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扩大,连接更加牢固。
由于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表皮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手指掌侧的真皮乳头内含较多触觉小体。
网织层
为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并有许多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韧性和弹性。
此层内还有较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深部常见环层小体。
皮肤的附属器
毛
人体皮肤除手掌、足底等处外,均有毛分布。
1.露在皮肤表面的为毛干,埋在皮肤内的为毛根。
2.包在毛根外面的毛囊分为两层,内层为上皮性鞘,与表皮相连续,包裹毛根,其结构与表皮相似。外层为结缔组织性,与直皮相连续,由滤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3.毛根和毛囊上皮性鞘的下端合为一体,膨大为毛球。
4.毛球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毛乳头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
5.毛和毛囊斜长在皮肤内,在毛根与皮肤表面呈钝角的一侧有一束平滑肌,连接毛囊和真皮,称立毛肌。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遇冷或感情冲动时收缩,使毛发竖立,产生"鸡皮疙瘩"现象。
6.毛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头发的生长周期通常为3~5年,其他部位毛的生长周期只有数月。
皮脂腺
除手掌、足底和足侧部外,其余部位皮肤均有皮脂腺。在有毛的皮肤,它们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在无毛的皮肤,则位于真皮浅层。
皮脂能润泽皮肤和毛发。性激素可促进皮脂生成,故在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过度分泌容易导致排出不畅,引起炎症,形成痤疮。
汗腺
又称外泌汗腺,遍布于全身皮肤内,于手掌和足底尤多。 此外,于腋窝、乳晕、会阴部等处还有大汗腺,以顶浆分泌方式分泌汗液,故称顶泌汗腺。如分泌过盛并且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则产生腋臭。大汗腺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较旺盛。
产生的汗液中除大量水分外,还有钠、钾、氯、乳酸盐和尿素等。 汗腺分泌是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有调节体温、湿润皮肤、排泄机体代谢产物和离子等作用。
指(趾)甲
由甲体及其周围和下方的几部分组织组成。 甲体的近端埋在皮肤内,称甲根。 甲体下面的复层扁平上皮和真皮为甲床。 甲体周缘的皮肤为甲襞。 甲体与甲襞之间的沟为甲沟。
甲根附着处的甲床上皮为甲母质,该部位细胞增殖活跃.是甲体的生长区。
皮肤再生
倘若损伤面积过大且深,如大面积烧伤,伤处无残存的毛囊和汗腺,伤口边缘又相距太远,常需植皮以协助修复。
1.皮肤表面并非平坦,而是有峰、沟相间形成的皮纹。 2.在一条嵴内,一般有两列直皮乳头,在沟底有汗腺的开口。 3.在指(趾)末端,皮纹受到指(趾)甲的阻断,形成回旋,便呈现箕、斗、弓等形状,在手指者称指纹。 4.每个人的指纹均不相同这是因为在胚胎发育时期,受局部微环境的影响,相同基因的表现型出现差异所致。因此指纹成为辨别个体的一种标志。 5.在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即解剖学所称的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将皮肤与深部组织相连,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