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出版专业基础-第七章 著作权知识
出版专业基础-第七章 著作权知识思维导图,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等。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思维导图,分享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
《我们内心的冲突》(《Our Inner Conflicts》)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5年。 该书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几种困扰人内心的相互矛盾的神经症倾向——冲突类型,以及这些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未解决之后造成的严重结果,精辟而深刻地洞察了人的各种内心活动,详尽而具体地讲述了各种特定的矛盾现象。 该书在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以及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理论有重大的发展,而且更为广大非专业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哲学层面上达到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2002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芭芭拉·明托,王德忠、张珣译。该书是一本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思维导图
文件管理方法的思维导图
第七章 著作权知识(8)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著作权
权利范围
人身权
财产权
著作权的特征
无形性
专有性
时间性
地域性
著作权法
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著作权法保护
国际著作权条约
《伯尔尼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的著作权规范
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
《录音制品公约》
《视听表演北京公约》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
原始著作权主体
继受著作权主体
国家成为著作权主体的五种情况
客体
作品的特征
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智力创作成果
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
可复制性
独创性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
国籍原则
互惠原则
地域原则
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
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监管
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摄制权
改编权
翻译权
汇编权
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邻接权
概念
种类和内容
出版者
表演者
录音录像制作者
广播电台、电视台
邻接权人的义务
第四节 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
著作权的归属
演绎作品
汇编作品
电影作品
职务作品
委托作品
著作权的保护期
无限期保护
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五十年
首次发表后50年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第五节 著作权的限制
合理使用(不付酬)
公务使用
为陈列或保存版本需要而复制本单位收藏的作品
免费表演已发表作品
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将中国作者已发表的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法定许可(需付酬)
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广播权的法定许可
第六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归属,暂时转移;著作权转让是无时限的
被许可人未经著作权人使用,不能将使用权再许可第三人使用;转让无需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可自己或第三方人使用
当权利收到侵害时,被许可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受让人作为 新的著作权人可提起诉讼
被许可人支付的是著作权使用费;受让人支付的是著作权的价金
图书出版合同要点(许可使用)
前言
正文
尾部
著作权转让合同
作品名称
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转让的价金
支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违约责任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节 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侵犯著作权的类型与具体行为
侵权类型
侵犯财产权
侵犯人身权
具体行为
只须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
未经许可独占与他人合作的作品
未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剽窃他人作品
侵犯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
未经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使用作品,或改编、翻译、注释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但未支付
未经许可出租电影或录音录像作品
侵犯邻接权的行为
未经许可使用期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未经许可从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录制其表演
其他侵权行为
还须承担其他责任的侵权行为
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
未经录影录像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影录像制品
未经录影录像者许可,播放或复制广播、电视。
与信息网络有关的侵权行为
以“规避技术措施”实施侵权
以“消灭或混淆权利管理信息”进行侵权
侵犯专有出版权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
著作权纠纷的处理
种类
著作权纠纷
著作权合同纠纷
处理办法
调解
仲裁
诉讼
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期为三年
诉前临时措施
诉前责令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
诉前证据保全
第八节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依法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
尊重作者署名权
慎重修改作品
明确作品使用方式和所涉权利种类
使用作品及时支付报酬
依发保护出版单位的权利
出版社的权利
专有使用权
修改、删节权
重印、再版权
版式设计权
期刊出版单位的权利
汇编作品著作权
禁止“一稿多投”
转载、摘编权
文字性修改权
非专有出版权
为合理注意义务的履行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