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级个体-1.1 职业规划底层逻辑
在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如何在未来职场中领跑?你需要重新理解新的职业模式,学会应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升级自己的各项职业技能,以及持续的学习和时间,抓住趋势,成为一个“超级个体”。这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系列,本部分主要讲职业规划的底层逻辑。喜欢的话请关注我,会持续更新。
编辑于2022-02-28 09:33:11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七章,介绍了常用项目团队管理工具,包括了成人学习 Adult Learning,沟通管理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会议管理 Meeting Management,RACI矩阵,冲突解决 Conflict Resolution,力场分析 Force-field Analysis,群体思维 Group Thinking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六章 质量成本和财务管理,介绍了财务敏感性分析,净现值,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质量经济学,质量成本的分类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五章,介绍了常用质量管理和计划工具,包括SIPOC 图,SMART原则,三点估算法(Three-point Estimation)(计划评审技术 PERT),甘特图 Gantt Chart,活动网络图 Activity Network Diagram,因果图 Cause-and-Effect Diagram,流程图 Flow Chart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七章,介绍了常用项目团队管理工具,包括了成人学习 Adult Learning,沟通管理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会议管理 Meeting Management,RACI矩阵,冲突解决 Conflict Resolution,力场分析 Force-field Analysis,群体思维 Group Thinking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六章 质量成本和财务管理,介绍了财务敏感性分析,净现值,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质量经济学,质量成本的分类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五章,介绍了常用质量管理和计划工具,包括SIPOC 图,SMART原则,三点估算法(Three-point Estimation)(计划评审技术 PERT),甘特图 Gantt Chart,活动网络图 Activity Network Diagram,因果图 Cause-and-Effect Diagram,流程图 Flow Chart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1.1 职业规划底层逻辑
新职业坐标系
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一年忙忙碌碌,知识赚到了一些钱,本人却没有增值呢?
在一个体系里面,单点价值的突然变化,往往隐藏着整个职业价值坐标的变化。而价值坐标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新机会和破局点
一个观点
职业价值坐标系:行业 X 企业 X 职业
美国管理学家施恩的《职业锚》中的职业金字塔模型
一个地图上有很多个小区
在小区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楼房,他们都有3层:底层是执行层,中间是运营层,顶层是决策和资源配置层
大楼房是大企业,小楼房是小企业
发展路径
选定一个行业
在行业里选定一栋好楼
努力向上发展,能去2楼去2楼,能去3楼去3楼。玩意有个地方有玻璃天花板去不了3楼,不妨跳到一个小一点的楼里,尝试去它的3楼
旧的职业价值坐标系在松动
1. 组织寿命变短,员工心理转变
中关村一个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年,整个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97年,世界500强是40年,世界1000强是30年
2. 行业变化也很快,没有边界
行业之间不断跨界
跨界是指带着一个领域的能力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去,并产生竞争优势。但是前提依然是,你原来的能力是新圈子里的需求
3. 人们更关注新的职业坐标
人们更关心同行圈/同业圈/粉丝圈,而不是同事圈
在互联网时代,个体逐渐从组织里面解放出来,以自己为中心简历了一个新的职业坐标系
今天在职场上,最牛的不再是大众偶像的大咖,而是各个垂直领域圈子里能力超强且有影响力的大神
一个策略
个人的增值策略
持续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每个月至少有3次跟自己弱关系圈的人见面
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问自己3个问题
1. 有什么事,我在这个圈子里面比较有能力优势的?
2. 有什么事,我在这个圈子里面对大家最有价值的?
3. 有什么事,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如果你能找到这三者的交集,并持续做这个事情,你很快就会在圈子里形成一个独特的能力标签和优势
持续宣扬自己讨人喜欢的特色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年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你是一个毫无特色的人
特色是价值的消费升级,价值基于需求
观察圈子的需求,然后发展自己的相对优势,最后才是特色
个人崛起的时代
以前我们把能力存在组织里,后来我们把能力存在钱里面,今天我们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能力存在圈子和影响力里面
个体崛起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个人价值体系远远没有形成一种主流
大部分人可能还是需要在企业里呆很长一段时间。你一方面要保护好自己原来那个坐标系的行业/企业和职业;一方面要做好准备,在风来的时候,你站在2楼带着翅膀,纵身一跃就飞起来了
一个小结
传统职业体系:行业 X 企业 X 职业;陆地体系
个人时代体系:圈子 X 能力 X 特色;海洋体系
这两个体系会并存很长一段时间
职场增值的三个方法
1. 不断建立弱连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 找到自己的差异化能力优势
3. 持续放大自己的特色
6种未来核心能力
一个问题
在这样一个新的职业世界里面,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能力呢?
机器在很多领域比人强,并且逐渐取代人的工作
一个观点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提出
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
有6中能力是非常稀缺且重要的
设计感
设计是“设置一种计谋,让事情得以推进”
优秀的设计总是创造出一种新的解决方式,让事情得以顺利进行
共情能力
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的能力
比如,你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文章,觉得讲出来的东西是一些你很想讲但是讲不出来的东西,这个作者就很有共情能力
所有伟大的产品经理都有共情能力
产生影响力
讲故事
所有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好的导演,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商业领袖和政治领袖也需要会讲故事
整合
行业不断跨界,领域不断变化,最强的不是总在从头学习,而是持续整合的人
产生一个跨界才会产生心理距离,会更好理解现状
娱乐感
让你觉得好玩的能力
你是做产品的,你的产品会跟人玩,那么你的产品就会有魅力
你是做创作的,你会跟自己玩,你就会有创意
提高竞争力
意义感
一个人呢自我领导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未来世界变化太多,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在开始做时就明确的知道结果。但是如果你不全力以赴的做,就一点胜出的机会都没有。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领导者会对这个事情本身赋予一个意义
在一个变化的时代,意义感对我们的驱动更加深远
自我驱动和领导他人
当一个人把6种能力整合到一起 ,这个人会讲故事,能跨界,理解人心,有品位,既好玩,又活得有点追求——他将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人
过去理性技能较多的:程序员/会计师
今天感性技能较多的:旅行体验师/设计师/产品经理/导演
一个策略
在一个机器越来越强的年代,能够和机器协作的人最厉害
在今天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是懂人性又懂电脑的人,是能用高感性能力跟高科技合作的人
一个小结
未来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的6种能力:用来影响的设计感和讲故事,用来做产品的共情能力/跨界能力以及玩乐的能力,用来自己驱动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感的能力
在这个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应感到恐惧,而应感到快乐。因为我们可以跟电脑合作,成为一个这个时代的超级个体
3条未来职业赛道
一个问题
我的明确的职业赛道是什么?
一个观点
塞萨尔《增长的本质》:
今天的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不同,本质上来说是物质排列的方式的不同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和商业的进步就是一个信息量增加的过程
企业的核心功能也是信息的生产、营销、推广
手机里面的处理器,和沙子的物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因特尔用全新的方式排列了原子,这让它们俩的价格千差万别。
一本书写得好不好,本质的区别,是这些字母的排列方式。
这个更好的排列方式,其实就是信息。
一个人最习惯的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就决定了你自己的职业路径和职业类型
媒体人
下意识往外传播信息
核心能力是不断地扩散信息的能力
浏览大量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独特视角,然后用最有利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一对多的叫影响,一对一的叫做沟通
销售,公关,市场,新媒体,讲师,这些职能往往都属于媒体人
产品人
下意识收集更多信息,不断增加自己的信息量,成为专业人士
核心能力是生产信息的能力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持续思考是典型产品人的特质
程序员、产品经理、研发制造、手艺人,这些职能都属于产品人
运营人
怎么把媒体人和产品人链接在一起,怎么形成一个平台
核心能力是链接的能力
他不断的链接人和事儿、未来和现在,更好地配备资源
大部分的行政、互联网运营、各级管理者、投资人这些人都是典型的运营人
一个策略
我们常有一个误区,会羡慕身边人的能力,但是你越明确自己是哪种人,处于哪条赛道,我们就越能够不做无谓的比较,而聚焦一下自己的方向
这个分类也能帮助你看到这个领域里面更多的高手
他们可能跟你的职业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也不同,但其实是在同一条赛道,也许能找到更多的人去学习
一个总结
今天我们提到,社会、科技和商业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的信息增量的过程,而3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职业属性。
媒体人传播信息,产品人挖掘、生产信息,运营人链接信息——结合你自己的领域就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定位。
未来职业趋势
自由职业态
一个观察
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受到关注
《2014年O2O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
三大好处
时间自由
地点自由
不用看老板脸色
三大缺点
收入不稳
社交范围窄
心理负担大
自由是什么?
自由=责任=能力=过去的选择
一个项目给予了你自由做决定的权力,但同时你也要承担做决定后的责任
之所以给你这个责任,是因为大家认为你有这个能力
而你现在的能力,都是你过去每天选择如何用你时间的结果
那些抱怨自己深陷公司不得不超限度地工作、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其实你要意识到,不是公司不好,而是你并没有谈判的自由,也没有换一个的自由。简单来说,是没有这个能力
一个概念
自由职业态
在家工作不一定自由
你可以选择什么时间、在哪里上班,但是还是需要面对客户的最终时间底线
你依然需要选择不一定喜欢的客户,他的脸色也不一定就比你的上司好看
在公司不一定不自由
很多企业的高管也不坐班;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也拥有和自己的管理者讨论方案、甚至拒绝的自由
之所以他们不辞职自己干,一方面因为组织给了他们宽松的环境,一方面因为他们意识到,个人的能力要在组织的平台上才能更加放大,自己成就了组织,组织也反过来成就自己
自由职业态也许是这个时代个人和组织最好的站位。平时可修炼,进可以共创,退可以自保,相忘于江湖
一个策略
自由职业的本质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
雇佣-自由交易-共创
自由职业态就是达到了自由交易的状态,你可以不一定为这个人工作,如果这里不爱干可以换个地方
你期待的自由,短期是“不需要非得和这些人交易”的自由;长期是“不需要为钱工作”的自由
这种自由背后的,是一种“ 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 ”的能力
能力
产品能力
把能力封装成产品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
所谓的包装成产品,是指可交付、有价值、脱离你依然存在的东西
营销能力
把能力卖出去的能力
运营能力
自我管理、以及基本的财务、法务能力
如果你能自己一个人拥有这些能力,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你完全拥有了随时自由交易的能力。这就是自由职业态
一个总结
人和组织的关系有三个层次,雇佣-不得不为你干;交易-选择为你干;共创-我们一起干
自由职业态的自由,是指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能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的状态
拥有自由职业态的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能把能力包装成产品;也能进行营销和商务合作;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升级,也具备基本的财务、法务能力
组合式工作
一个问题
自由职业者的理想工作模式是什么?
一个概念
查尔斯·汉迪
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老祖宗
汉迪是伦敦商学院的教授,出过一本书,在城市乡村有一套房,俩孩子的父亲,他自认为很成功
汉迪的父亲是一位爱尔兰乡村郊区的神父,在那里工作了54年,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汉迪同情他的父亲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乡村,但是追悼会上有很多人出席,人们眼含泪水悼念他的父亲,这件事对汉迪的冲击力很大
汉迪开始重新思考,父亲和我,谁的生命更加成功?
他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工作来支撑的人生不够完美,无法装载下自己的热情、奉献还有对于家庭的责任
组合式工作
把工作分为: 有薪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4个部分
每年用6个月时间上班,3个月时间学习,2个月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还有1个月的时间从事义务工作
因为是连续的全职的学习、工作和陪家人,效率会非常高,往往比零零碎碎学习的人快很多
家庭工作和义务工作给人提供了归属感和意义感,学习工作让自己持续升级
哪怕只有一半的时间用来工作,收入和产出会高很多倍
如果做不到以一年为单位,一周也是有可能的
一位老师就这样安排自己的工作——每周六日铁定在家陪孩子,平时晚上从下班以后到九点半之间,她找了阿姨来带孩子,安排自己的学习,白天的时候一半时间用来工作,一半时间用来学习
一个策略
组合式工作很好地避免了一般的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几个问题
缺乏归宿感
与社会不接触
工作缺乏意义感
没有办法持续地学习
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然后第一笔画出你工作的比例,然后在剩下的部分划成三块,分别给学习、家庭、义务工作,并且在定下来之后,坚持一直做下去
一个总结
我们今天谈到了查尔斯·汉迪的故事,以及他著名的组合式工作的生活。组合式工作可以很好地规避自由职业者的无归宿感、缺乏意义感和主动学习的问题
3种新职业趋势
一个观察
除了自由职业态、组合式工作,有没有更多的职业形态?
一个概念
在地青年
跨国公司有一个说法,叫做“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think global make local
在所有人都涌向大城市的同时,有一股新的力量,年轻人开始思考在都市以外拥有自己的生活舞台,回到当地发展,以“在地生产,全网销售”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
原因
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给了所有二三线城市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当地特色和互联网+有很多可能性
随着消费升级,真正特色的、自然的当地优质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
当地的用人成本很低,生活压力小,独特的生活环境,更加符合人的生活本性
新工匠
今天随着消费升级和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中国的匠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服务业不像传统的工业农业需要大面积协作,基本上一个人就搞得过来,同时产量有限
这个时候,优秀的手艺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找到一门你独特的手艺,成为一个手艺人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选择
社会企业与公益
年轻人暂时经济压力小,追寻社会意义感,往往会加入公益机构
国内的很多公益机构往往收入不高,管理不够规范,也许对于你的职业能力提升不大
你可以考虑加入现在比较流行的社会企业(以商业的组织的方式完成社会问题的组织),或者在你的企业做有社会效益的事
一个策略
在《驱动力3.0》中,丹尼尔·平克提出来三种现代工作者内驱的动力:自主、精专以及意义感
我想正好和这三种工作形态有所对应—— 追求自主的在地青年、追求精专的手艺人,以及追求意义感的社会企业。这三种不同的职业方式,也是超级个体有可能工作的方式
一个总结
今天我们聊到了三种越来越流行的未来的职业可能性,这三种职业和以往的通过行业、专业、工作经验定位的方式不同
在地青年通过地理资源定位,手艺人通过自己痴迷的一门领域定位,而公益和社会企业通过身边你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定位
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多样
个人发展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