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回忆鲁迅先生
这是一篇关于3、回忆鲁迅先生的思维导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复原题目。课文由卫东朗读。
这是一篇关于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这是一篇关于七下第四单元的思维导图,包括: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驿路梨花》;16.《最苦与最乐》;17.短文两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下语文课程安排思维导图
4、孙权劝学
13、卖油翁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5.驿路梨花
6、老山界
8.土地的誓言
16.最苦与最乐
17.短文两篇
18.紫藤萝瀑布
3、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 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鲁迅(1881—1936
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
散文集
朝花夕拾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
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
文体知识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准确地说,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的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主题概述
这篇回忆录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写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明朗。开篇就介绍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
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走路,突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和不顾一切的特点。
第三部分(3—67)
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勾画出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主要内容
休闲娱乐
开玩笑
看电影
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为他人着想、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
深夜工作
病中工作
不同寻常的忘我精神
生活琐事
吃鱼丸
看信
包书
严谨认真、对青年关怀细致入微
热情的主人 可敬的长者 风趣的智者 敬业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