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这是一篇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8 14:23:5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社会化
人的成长历程
自然人
社会人
概念
社会性获得发展(结果),与家庭、同伴、学校和大众传媒等群体互动
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是通过完成各项社会化内容达成的。
主要社会化内容
①活技能社会化
②行为规范社会化
③角色社会化
④情绪社会化
(补充)个体的社会化特点
1生物学基础
2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终身
4通过个群相互作用实现
(补充)社会化类型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随时间变化(人生阶段更替)
D反向社会化
年轻向年长传递新知识
E再社会化
社会性
定义
是一种心理特征,帮助幼儿在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发展的心理结构
概念
学前儿童社会性包括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的成分
(增进)社会认知
(培养)社会情感
(培育)社会行为技能
道德品质
社会适应
发展的重要性
童年早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对幼儿及其今后人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发展的影响因素
个人自身
生理
心理
环境
家庭
幼儿园
社会
社会教育
内涵(概念界定)
有社会进行的教育
在社会中进行的教育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使其正式成为一个独立领域出现。
意义
1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利用环境引导)
2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体智德美劳)
3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团体及公共事务)
课程地位
在幼儿园课程领域中处于导向地位(是核心和灵魂、价值和方向)
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注重五个领域目标间的相互渗透、整合
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语言教育
健康教育
科学教育
艺术教育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