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1,2,3 弧度制与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高中数学弧度制与三角函数相关公式知识点梳理,主要包含:1.角的概念、表示、分类、运算 2.象限角、轴线角及与终边相同的角 3.弧度制 4.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余弦、正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变形公式 5.诱导公式
编辑于2022-03-09 14:46:09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5.1,2,3 弧度制与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任意角和弧度制
任意角
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角的表示
始边
射线的起始位置OA
终边
射线的终止位置OP
顶点
射线的端点O
记法
图中的角可记为“角α”或“∠α”或“∠AOP”
在画图时,常用带箭头的弧来表示旋转方向
角的分类
正角
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
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
画图表示角时,应注意箭头的方向不可丢掉,箭头方向代表角的正负
角的相等
两个角的旋转方向相同且旋转量相等,这两个角就相等
角的运算
求和
设α,β是任意两个角,我们规定,把角α的终边旋转角β,这时终边所对应的角是α+β
α+β角的始边为α的始边与,终边为β的终边
γ=α+β
求差
互为相反角
我们把射线OA绕端点O按不同方向旋转相同的量所形成的两个角叫做互为相反角
角α的相反角记为-α
像实数减法的“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一样,我们把α-β=α+(-β)
γ=α-β
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
象限角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象限角只能反映角的终边所在象限,不能反映角的大小
不能说第二象限角比第一象限角大
轴线角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么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这个角为轴线角
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lβ=α+k·360°,k∈Z}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当角的始边相同时,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角的集合
象限角的集合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
{xlk·360°<x<90°+k·360°,k∈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
{xl90°+k·360°<x<180°+k·360°,k∈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
{xl180°+k·360°<x<270°+k·360°,k∈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
{xl270°+k·360°<x<360°+k·360°,k∈Z}
锐角是第一象限角,但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
几何法
轴线角的集合
①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
S={βlβ=k·360°,k∈Z}
②终边在y轴非负半轴上
S={βlβ=90°+k·360°,k∈Z}
③终边在x轴非正半轴上
S={βlβ=180°+k·360°,k∈Z}
④终边在y轴非正半轴上
S={βlβ=270°+k·360°,k∈Z}
S={βlβ=-90°+k·360°,k∈Z}
⑤终边在x轴上
S={βlβ=k·180°,k∈Z}
①③的并集
⑥终边在y轴上
S={βlβ=90°+k·180°,k∈Z}
②④的并集
⑦终边在坐标轴上
S={βlβ=k·90°,k∈Z}
⑤⑥的并集
终边在特殊位置的角的集合
①终边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S={βlβ=45°+k·180°,k∈Z}
②终边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S={βlβ=-45°+k·180°,k∈Z}
终边在四个象限角平分线上
S={βlβ=-45°+k·90°,k∈Z}
弧度制
1弧度的角
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弧度单位用符号rad表示
读作“弧度”
用弧度表示角时,“弧度”或“rad”通常省略不写
我们把半径为1的圆叫做单位圆
都是表示度数,但弧度和角度不能同时使用
弧度数
在半径为r的圆中,弧长为l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rad,那么
α的正负
逆时针旋转为正
顺时针旋转为负
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60°=2πrad
180°=πrad
角度化弧度
弧度化角度
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表
相关公式
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圆心角为α(0<α<2π)
弧长公式
l=αR
扇形面积公式
注意α的单位是“弧度”
三角函数的概念
三角函数的概念
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
①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α的正弦函数
记作sinα
y=sinα
②把点P的横坐标x叫做α的余弦函数
记作cosα
x=cosα
③把点P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x叫做α的正切函数
记作tanα
我们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
y=sinx,x∈R
余弦函数
y=cosx,x∈R
正切函数
y=tanx,
定义域及各象限的符号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一全正
在第一象限内,sinα,cosα,tanα全部为正数
二正弦
在第二象限内,只有sinα为正数
三正切
在第三象限内,只有tanα为正数
四余弦
在第四象限内,只有cosα为正数
公式一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α+k·2π)=sinα
cos(α+k·2π)=cosα
tan(α+k·2π)=tanα
k∈Z
利用公式一可将负角,大于或等于2π的角的三角函数化为0~2π之间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
“负化正,大化小”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基本关系
平方关系
sin²α+cos²α=1
商数关系
变形公式
①
sin²α=1-cos²α
cos²α=1-sin²α
“±”号由角α终边的位置决定
②
sinα=tanα·cosα
其他关系
(sinα+cosα)²=1+2sinαcosα
(sinα-cosα)²=1-2sinαcosα
(sinα+cosα)²+(sinα-cosα)²=2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
①
sin(α+k·2π)=sinα
cos(α+k·2π)=cosα
tan(α+k·2π)=tanα
将角转化为0~2π的角求值
k∈Z
②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将0~2π的角转化为0~π的角求值
③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将负角转化为正角求值
④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将π/2~π的角转化为0~π/2的角求值
⑤
⑥
实现正弦与余弦的相互转化
负角化正角,大角化小脚,小角化锐角,锐角再求值
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①奇变偶不变
诱导公式左边的角可统一写成
当k为奇数时,公式等号右边的三角函数名称与左边的三角函数名称正余互变
当k为偶数时,公式等号右边的三角函数名称与左边一样
②符号看象限
把α当成锐角,看
根据它为第几象限角得出原函数值得符号,从而判断公式右边的三角函数之前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