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商业发展史
这是一个关于商业发展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原始社会;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三、近现代以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商业发展与变迁
一、原始社会
母系社会时期
产品偶尔剩余
交换偶尔发生
父系社会时期
产品进一步丰富
交换频繁
固定时间、地点
夏商周时期
出现运输工具
跨区域交换
产业:酿酒业、纺织业,青铜器皿
商业性城市--殷
交易场所出现--肆
贝币(海贝、骨质币、铜制币)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产业:炼铁业
官控商业局面打破
征收关市税
商人地位提升(士农工商出现)
金属铸币
重农抑商
秦汉时期
统一税收,货币,文字,度量衡,畅通商路
丝绸之路
陆上,中国-罗马
海上:中国-印度
货币:黄金,铜钱
交易场所:市
隋唐时期
隋唐大运河
飞钱(银行票据)
邸店
柜坊(银行)
宋元时期
规模城市:10+→40+
营商时间:固定时间→全天
货币:交子(宋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港口:广州、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起点)
元代都城燕京
官控商业
“行”的作用实显
城市
燕京:政治中心
杭州(临安):南方最大的商业和和手工业中心
明清时期
市镇贸易兴起
商业参与主体变化
明初:官不经商
中后期
全员经商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
闭关锁国: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十三行)
商帮兴起
三、近现代以来
清末明初(曲折发展)
19世纪60-90年代
晚清洋务派进行自救运动,兴办军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签订,工商业再次陷入低谷
1911辛亥革命
政策完善,振兴失业
帝国主义剥削压迫,商业发展再次减缓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实业救国”,众多工厂、学校设立,工商业发展到巅峰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再次进入中国,工商业迅速消沉
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1936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1937侵华战争,中国商业处于停滞状态
抗战胜利
蒋介石卖国,商业处于崩溃边缘
新中国成立初期(低潮期)
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高度集中的商业体制基本完成
“分配型经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商业体质
改革开放以来
探索经济改革阶段(1978-1991)
中国商业进入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
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销售体质调整改革
供应站下放地方管理
积极发展城市贸易中心和农产贸易市场
商业发展格局巨大变化,经济发展迅速
政策推动阶段(1992-2020)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战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进行财政、金融、企业制度、外汇管理体质的改革
卖方市场→买方市场
出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等
转型阶段(2003年至今)
商业体质进一步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产品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
商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
新型商业业态开始出现,连锁商业迅猛发展
商业政企分离政策得到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