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北宋初期词坛
这是一篇关于北宋初期词坛的思维导图,包括宋初词坛概况:柳永;晏殊与欧阳修;张先与其他词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北宋初期词坛
宋初词坛概况
相对沉寂的宋初词坛
掀开两宋词坛为帷幕的人物是王禹偁
宋初词体的生成环境
宋初音乐、歌舞、娱乐、宴会等促进词体繁荣的载体和力量,正从上至下地繁荣开来。
宋代宫廷各类燕乐活动中,教坊系统的音乐机构发挥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统治者也极力倡导大臣们的日常文化娱乐。
唐代以来的市坊制与宵禁制度逐渐瓦解。
柳永
个人介绍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老七,遂称“柳七”崇安人,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氏新变
1.“柳氏新变”首先体现在词体的创制与开拓。他先后创作了慢词一百馀首,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特点:调长拍缓、字句增加、容量增大,旋律上更加悠扬,抒情上更加曲折。
2.在词作的审美趣味上,柳永又尝试变“雅”为“俗”。有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表现市民生活的世俗化情调。
3.词作内容中表现了生动广阔的社会风貌。北宋的大型城市如汴京、洛阳、益州、扬州、金陵等绮靡的都市生活和多彩的市井风情,都可以在柳永的词作中找到精彩的描述
4.“柳氏新变”还在于他大量地使用词体进行自我感情的抒发。去除了晚唐五代词中那种模式化的男情女爱与伤春悲秋,取而代之的是柳永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个人心态。
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擅长层层铺叙、回环断续的艺术手法。
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从而造就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
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细密而妥溜”的繁复之美。
柳永词的地位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苏轼的抒情自我化,正是将柳永以自我入词的意识进一步深入开拓
柳永的铺陈章法,又给了周邦彦以重大启示
晏殊与欧阳修
晏殊词作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其有词集《珠玉集》
晏殊的词集为什么叫《珠玉集》
从词体的角度来看,晏殊所擅长的是小令。
从题材内容来看,晏殊的词表现的是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雍容闲雅。
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存富贵气象。
丰厚的文艺修养、浓重的人生感慨,使他的词发展成“情中有思”的个人风格,即他的词发展成“情中有思”的个人风格,即词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这是对人的生命在较深层次上的探寻。
《珠玉词》的另一个现象是以女性描写来寄托个人情感。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
晏殊的词作很典型地体现着北宋前中期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词的这种情趣,一是描摹富贵气象,晏殊词中的富贵并非是金玉满眼,而是一种闲适之景。
二是,叹息美好易逝,“情中有思”的个人风格,词中渗透理性沉思的特质和对生命的深层探寻。
欧阳修词作革新的表现
欧阳修的词作,沿着柳永开拓的写景纪实化,自我抒情化道路继续前进。将题材引向自然山水、社会百态与个人情怀渗入到词体的审美世界中,这种抒情方向,为后来苏轼一派“以诗为词”开了先路。
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这类词作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体现出一种与五代词追求语言富丽华美的贵族化倾向相异的审美趣味,接近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同时他借鉴和吸收了民歌的表现手法,由此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
张先与其他词人
张先
字子野,乌程人,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成就
张先善于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张先词的内容虽然主义写的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没有超越传统的相思恨别的范围。
影响
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在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来苏轼等人的唱和词作日渐增多,即受张先的影响和启示。
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随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交代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是张先词的显著特色。
范仲淹
字希文,吴县人。曾主持“庆历新政”卒谥文正。
词的成就
范仲淹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其艺术视野,丰富了其人生感受,改变了他之前表现出情柔语丽的词风。他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沉郁苍凉的风格,后来成为豪放词的滥觞。
张昪
杲卿,韩城人,卒谥康节。
用词体的形式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