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新闻活动不局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进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郭庆光第二版传播学教程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有从传播学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包括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定义、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三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第七版)
一、新闻活动
(一)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新闻活动不局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 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进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二)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1、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结论)
(1)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2)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3)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社会条件的变化)
(1)产生了阶级斗争
(2)出现了社会分工
新闻活动的发展
①要了解自然世界的变动
②要了解社会关系的变动
结论
3、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社会条件的改变
①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出现了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
②不断出现农民起义 (起义前夕的联络发动工作)
③农民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彼此自发的信息交流活动)
④地主阶级对农民思想上的软化 以及宣扬皇帝、官吏、地主政德和威严
⑤城镇出现 (城乡之间、城镇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
①规模越来越大了
出现了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
②新闻内容丰富、复杂了
原始社会: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
奴隶、封建社会: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③传递新闻手段多样了
原始社会:符号、信号
奴隶社会:手写的文字
封建社会:印刷品
社会条件变了,但 新闻活动有两点没变
①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②主要原因是人类相互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得出结论
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人类相互之间 的联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
(三)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人类为什么要从事新闻工作 以及新闻活动的本质
变动产生新闻,不变动就没有新闻,新闻的本质就是报告世界的最新变动
记者需从万事万物的变化中去寻找新闻
关系决定需要,关系是指关联(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与物之间的关联)
关系的面
个别人
少数人
多数人
了解受众,理解受众(用户)实际需要什么 理解万事万物的变化与受众的关联度,关联面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社会变动越剧烈,产生的新闻就越多; 人类相互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四)新闻活动的渠道
1、亲身传播
属于定向传播
(1)言语传播
(2)文字传播
(3)体态语音传播
(4)信号传播
特点 好处 不足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
好处: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快 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不足: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2、大众传播
属于无定向传播
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第四媒体或新媒体)
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
长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不足:反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3、群体传播
指一个人面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
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无定向传播
交流新闻的三种渠道
出现了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
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