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学剥脱术
化学剥脱术也被称为化学焕肤术,就是将剥脱剂(药物)涂在需要更换的皮肤上,使皮肤发生角质层分离和角蛋白凝固,表皮和真皮不同程度坏死、剥脱,随之被新长出的表皮代替,令之焕然一新。 化学剥脱术最常用于美容目的,以改善外貌,加强自信,对于光老化和痤疮均有较好的改善。
精选提升自我的10本书,送给正在努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你。
职场常用的工具汇总,看完改变你的职场人生
《认知驱动》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认知驱动比起认知觉醒更偏向于实践性。 作者周岭认为,要想获得无限可能,“fu制”和“价值”缺一不可,且价值越高,可能性越大。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就应该激励自己去创造“可fu制的价值”。 本书的理念和方法,将帮助我们做成事情,创造价值。 如果你也想做成一件事,实现人生理想,那么就从本书中寻找答案吧!
100天,2种方法,做3件事。本书从自律的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自律的方法和践行的具体策略,让自律100天的行动真实看得见,100天,记录你的坚持,见证你的改变。让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本书与你同行。
痤疮,又被称为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本导图就痤疮的非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化学剥脱术
适应症
①痤疮
轻、中度痤疮的辅助治疗
改善痤疮后的色素沉着
②色素性疾病
黄褐斑
炎症后色素沉着
③瘢痕
轻度萎缩性或增生性痤疮瘢痕
④光老化
可改善细纹
⑤表皮增生性疾病
脂溢性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
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
不切实际的预期
一般状况差
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
妊娠和哺乳期
对化学剥脱制剂或其成分过敏
瘢痕疙瘩病史
皮肤敏感状态
施术部位患有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或活动性单纯疱疹、脓疱疮等感染性皮肤病
或未愈合的创面
术后不能严格防晒者
相对禁忌证
近3个月接受过激光、冷冻及其他形式(各种类型)的皮肤磨削术者
半年内有口服维A 酸类药物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慎重治疗
作用深度
浅层
α羟酸(AHA)
从水果及乳制品中提炼而来
如苹果(苹果酸)、葡萄(酒石酸)、柠檬和柑橘(柠檬酸)、苦杏仁(扁桃酸)、甘蔗(甘醇酸)和酸牛奶(乳酸)
低浓度的AHA能降低角质层细胞之间的连接
高浓度的AHA能促进表皮松解(50%以上)
β羟酸(BHA)
水杨酸
提取自白桦、冬青叶和柳树皮
具有温和的镇痛、抗菌、溶解角质的作用
常用浓度10%~30%
辛酰水杨酸
水杨酸的脂溶性代谢物
溶解角质的能力强于水杨酸
常用浓度为5%~10%
同样具有抗菌、抗炎、溶解角质的作用
Jessner溶液
100ml溶液中含有水杨酸、雷锁辛和乳酸各14g
常用于浅表剥脱
也可用作三氯醋酸化学剥脱前的预处理
丙酮酸
区别于AHA的是羧基被羰基取代
浓度40%~70%时可转化成乳酸
雷锁辛
即间苯二酚
具有角质松解和杀菌作用
10%~50%的浓度可用于治疗痤疮、痤疮瘢痕、化脓性汗腺炎和黄褐斑等
中层
三氯醋酸(TCA)
可使表皮蛋白沉降而产生“白霜”,反应迅速,无需中和
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化学剥脱剂使用
高浓度(>50%),中浓度(35%~50%)和低浓度(10%~30%)有不同程度的结霜反应
可用于治疗痤疮瘢痕、水痘瘢痕以及睑黄瘤等
深层
苯酚
又称石碳酸或羟基苯,是一种芳香烃
来源于煤焦油,常用浓度为88%
浓度>80%的苯酚可引起蛋白质快速且不可逆的变性,阻止其向皮肤深层渗透
相反,当苯酚被稀释到<50%时可发挥溶解角质的作用,并可渗透入真皮,进一步造成更大的破坏,增加系统性吸收的风险
Baker-Gordon溶液
配方含有88%苯酚(3ml)、巴豆油(3滴)、六氯酚液体肥皂(8滴)和蒸馏水(2 ml)
巴豆油可促进苯酚的渗透和吸收
六氯酚液体肥皂作为乳化剂,可增加表面张力,阻碍酚渗透,平衡苯酚和巴豆油的刺激性和浸渍效果
其他配方
由不同浓度的苯酚、巴豆油、蒸馏水、六氯酚、橄榄油和甘油组成
如Litton、Brown和Venner-Kellson溶液
化学剥脱剂
α 羟酸
β 羟酸
复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