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主要包括: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二、隋朝的改革;三、开通大运河;四、开创科举制度;五、隋朝的灭亡。干货满满,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三、开通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605年
人物:隋炀帝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评价
积极: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消极:也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四、开创科举制度
过程
1、隋文帝登基后,废除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初步建立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正式确立
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
完善(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
五、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大运河等】;屡次发动战争【三征辽东】,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蔓延全国。
时间:618年
灭亡:隋炀帝在江都(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的改革
内容:隋朝的改革,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结果: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疆域辽阔,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食丰实,国力强盛
史称:开皇之治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原因
1、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3、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建立
时间:581年
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
建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581年-6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