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毛概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讲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编辑于2022-03-25 22:36:45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一道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进行全面部署,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判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阐明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五,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这一目标,并强调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方向不变、立场不移、原则不改 都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how3 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方向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立场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原则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A(两者的关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 一方面,制度对于国家治理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作用。另一方面,没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和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B(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
C(治理)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上狠下功夫......
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法治思想主要内容what11 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5,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why3 (p267-268)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如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措施how3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5 第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三,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一是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是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是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是加快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
全面从严治党以其丰富内涵诠释了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
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进化能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不断地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一,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目的) 第二,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第四,布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第五,目标是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how7 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适当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内容... ...) 第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 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问题) 第五,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靠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第六,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第七,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