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货币
关于货币的思维导图,主要从货币的定义、货币形成、货币职能、货币制度、货币分层这五个方面作详细的介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货币
货币定义
马克思: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家:货币是在商品支付和债务清偿中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凯恩斯:货币是流动性
弗里德曼:货币是购买力的栖息所
货币形式
实物货币:贝壳、盐、烟草、布匹
金属货币:金银铜
金属货币替代实物货币:价值高、易分割、易储藏、易携带
纸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银行卡、微信、支付宝
货币职能
交易媒介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赊买赊卖
大宗交易
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税收,存贷款)
工资(先工作,后给钱)
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贮藏手段:贮藏财富的一种手段
马克思:足值金银
西方经济学家:足值金银、纸币均可
货币制度
含义:政府对一系列货币问题的安排
核心:币材
货币单位
货币的法偿能力:法律赋予货币的偿付能力
无限法偿:无论规模多大、性质如何,商品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支付规模有阈值。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一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绝接受,主要针对辅币。
金属:主币 无限法偿;辅币 有限法偿
纸币:“元”及以上为主币,“角”“分”等为辅币,均为无限法偿
存款:没有法偿能力
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铸币税:政府垄断发行产生的收益
金属货币:面值—发行成本
纸币:面值—购买力(1/P)
发行准备制度
现金准备
黄金
外汇
票券准备
国债(美、日)
国家本位制度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政府不干预金银比价
双本位制:政府限制金银比价(初衷:降低交易成本)
官价:政府规定的金币:银币 (实际价格)僵硬
市价:市场上 金币:银币 (市场均衡价格)灵活调整
格雷欣法则
背景:双本位制
含义
劣币:官价<市价
执行交易媒介和贮藏手段
良币:官价>市价
只有贮藏手段
驱逐:流通领域
逻辑:回归性预期——往市场均衡调整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国境 “币值异常稳定”
金块本位制:银行券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可以兑换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银行券兑换外汇,外汇在国外兑换黄金
信用货币本位制
目的
一般来说,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可补充),进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特定情况下,如没落王朝的非常时期,通过操纵货币制度来搜刮国民财富(铸币税)
表征货币主权,是政府保持国家控制力的重要方面
国际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无协议)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2)
内容:双挂钩
美元和黄金以35美元:1盎司挂钩
其他各国汇率以可调整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
放开CA,管制KA
建立了三大组织
IMF
WB集团
关贸总协定(WTO前身)
本质:金汇兑本位制
缺陷:“特里芬两难”——信心和清偿力的矛盾
牙买加体系(1972——)
黄金非货币化
国际储备多样化
一定程度解决特里芬两难
汇率制度多元化
一定程度缓解三元悖论,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为世界性通胀埋下了隐患
货币分层
目的:便于调控,便于监测——央行主导(1998——)
依据:流动性
美国:M1、M2、M3略
中国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借记卡存款)
M2=M1+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折)+其他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2018)
其他存款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存款(2011)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信托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