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发明者,英国伦敦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拥有心理学,语言学和数学多种学位,在大脑和记忆方面是超级的专家。
编辑于2022-04-19 12:59:25博赞学习技巧
Chapter 1 你的大脑
左右脑的分工
左脑:“学术”活动,逻辑,语言等
右脑:节奏,想象,色彩,梦幻,空间感,整体观念(“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和维度
左右脑协同效应
Chapter 2 高效学习的障碍
勉强学习
正视并接受对学习的恐惧
重要的是处理和学习知识的新方式
高效学习的思维障碍
考试模式,教材太难,作业模式
放弃。。。还能给自己找补
被动的学习方法
分科学习导致知识和信息过于片面
正确的方法
以本人为中心向外延伸
首先应该了解—如何学习/思考/记忆/创造/解决问题etc
按照自己的情况主动学习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在有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与指导
Chapter 3 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
BOST准备
浏览
概览全书,注重结构框架,难度,结果,就像在书店选购书时候
时间与任务量
看书前决定看书时间以及想要的阅读量
可在计划阅读的起始部分标注
5分钟思维导图
花5分钟学出对这个主题所了解的一切
改善注意力,消除神志恍惚
确立良好的大脑状态
使大脑集中于重要的而不是零碎的知识上
时限为5分钟,主要目的不在于挖掘全部知识,而是激活存储系统,将大脑的状态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如果对于主题知道的很多,那就回忆与主题相关的主要分支/理论/姓名
如果知之甚少,就回忆所知道的事项+其他看起来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提问与确定目标
决定要从书中得到什么答案
确定要学习的主题重点学习比泛读效率和结果会更高
BOST应用
总览
迅速翻阅整本书
非常规印刷字体
结果
副标题
表格etc
视觉导引物
预习
明确已经知道的部分和想要获得的内容
集中注意力
各个段落,章节
全文的开始/结束部分
小结/结论
精读
填充需要继续寻找答案的部分
精读后仍会剩余难点或知识不完全的地方
可先行跳过,带着未解答的疑问继续阅读,在潜意识中寻求答案
后续有新的补充,会有多维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难点,或有新的突破口
撇开难点,不要卡住
复习
解决前述步骤未能解决的难点
记笔记
写在书上
下划线
有感而发
批判性评注
重点画直线
模糊或疑难的部分画曲线/波浪线
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发现疑问的内容画问号
在精彩的内容旁画感叹号
可自创符号标记与自己目标有关的内容
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作用
前后知识的贯穿和融会贯通
认识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
在有歧义及混乱的地方作适当评论
利用遗忘曲线的规律持续复习
第一次复习—10分钟
第2次复习 24小时
第3次复习 1周
第四次复习 1个月
第五次复习 6个月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学习技巧小结
根据不同的书在预习,总览,精读,复习上合理分配,因地制宜
Chapter 4 快速阅读
目标
提高阅读速度
改善注意力和理解力
增进对眼睛和大脑协同
扩大词汇量和常识
学会跳读和略读,节省时间,了解问题的关键
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阅读的内容
选择的艺术
理解阅读内容
有效的笔记和理解
记住信息
how?
回忆信息
recall when needed
将要学习到的学习技巧
自我测评阅读速度
导引阅读技巧,高效吸收信息
将阅读问题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快速阅读的好处
眼睛不再费力,因为无需刻意停顿来吸收阅读的信息
可以有节奏的流畅阅读和领略文章的意思
4.1 阅读速度自测
4.2 阅读的方式
真相是阅读速度越快,注意力越集中
4.3 引导眼睛运动
使用视觉导引物可最小化眼睛的工作量,稳定阅读速度,保持高度的理解水平
4.4 阅读速度 up
辨识
字母符号
阅读前
吸收
眼睛
理解
内部整合
单词
数字
概念
事实
图片
知识
外部整合
旧知识——新知识
分析
批评
鉴赏
选择
摒弃
保留
存储
回忆
提取
交流
使用
写作
考试
创造力
4.5 解决阅读“问题”
四个常见的阅读问题可能也有助于快速阅读的学习
默读
大脑有能力以每分钟2000个单词的速度默读
默读可以强化阅读内容,有选择性的用内在声音强化概念或词语
手指引导阅读
使眼睛放松,也更为高效
建议用较为纤细的工具辅助阅读
复读
回跳
4.6 眼睛是一台精密的光学仪器
引导眼睛在书页上寻找大脑感兴趣的信息
4.7 训练“脑眼”的练习
4.7.1 开发20%中心焦点之外的外围视觉
4.7.2 脑眼:用整个大脑去阅读和观察
4.8 阅读加油站
结合外围视觉与中心焦点,同时从整个段落和页面吸收信息
将阅读材料放在距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扩展外围视觉
利用中心焦点一行一行吸收细节的同时,外围视觉能够复习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并评价将要阅读的内容
4.9 三种关键的阅读导引技巧
双行扫描
可变扫描
反向扫描
4.10 提高快速阅读能力
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到了真正感兴趣的其他地方
注意力差的原因
1. 词汇困难
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单词,画下划线,之后再查看
2. 概念困难
跳读/略读
3. 阅读速度不合适
阅读太慢反而影响理解
以意群的形式组织词语
4. 分心的事物
5. 缺乏组织
事先准备好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咖啡,铅笔等
根据任务计划休息时间
6. 缺乏兴趣
常常是因为其他困难
7. 缺乏动力
审视阅读的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应用跳读和略读
跳读是天生的技能
前提是事先知道要寻找什么
略读的目的是对信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理解内容的基本框架
阅读环境
1. 位置和光的强度
自然光最好
2. 学习资料的便利性
3. 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合适
4. 眼睛与阅读材料的自然距离大约为50cm
5. 坐姿
双脚平放,背部直立,稍微弯曲
6. 找到最佳学习时间
7. 减少干扰
电话切换到静音
播放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音乐
关掉电脑
4.11 培养大师级词汇量
常用词汇
谈话用
不超过1000个
书写用
认知词汇
最大
前缀,后缀,词根的作用
记录印象深刻的单词和短语用途
每天学习一个新单词,并复习至少五次
在对话中留心令你激动的新词,从而变成自我词汇的一部分
当你阅读文章的时候,在头脑中记录下不理解的恶单词,读完一个章节才查字典,不要打断正在做的事情
Chapter 5 超级记忆
5.1 帮助大脑学习
在记忆档案柜中存储信息并分类
记忆最深刻的
Primacy effect,最近发生的或最先了解到的
recency effect,最后发生的或最后了解到的
与已经在记忆中储存的东西或想法相关的事物
突出或特别的事物,激发想象力
吸引感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的东西
特别感兴趣的东西
5.2 记忆术
一个单词,一张图片,一个系统或其他有助于回忆一个短语/姓名或一系列事实的方法。
5.3 对记忆的误解
单词回忆练习
5.4 学习期间的回忆
排在前面和后面的事物比排在中间的事物更容易被记住
对于存在某种联系或关联的事物,运用韵律/重复或其他与我们的感觉相关的东西
当事物很突出或独特时
5.5 学习后的回忆
简短的复习唤起短期记忆
5.6 重复的价值
turn 短期记忆 to 长期记忆, 至少要重复5次才能被转化为长期记忆
学习结束之后立即复习一次
一天之后再复习一次
一周之后再复习一次
一个月之后再复习一次
3个月或6个月之后再复习一次
学的越多,记得越多 记得越多,学的越多
5.7 休息的重要性
20-60分钟的周期
间歇的休息可以使回忆和理解协同工作,以发挥最大的优势
把刚刚学过的信息的每个部分联系起来一一内部整合
5.8 核心记忆原则
没有穷尽没有界限的想象
联想,与已知事物有联系的一幅图像
5.9 十项核心记忆法则
1. 感觉
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感感知试图回忆的事物,就能强化记忆能力,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从大脑中调取信息
2. 夸张
将想象放大到荒谬,夸大想象的大小,形状和声音
3. 韵律和运动
增大大脑记住事物的可能性
4. 色彩
5. 数字
使思想有序化
6. 符号
7. 顺序和模式
8. 吸引力
更容易记住引人注意的事物
9. 欢笑
利用幽默/荒谬和乐趣来增强记忆和回忆的能力
10. 积极思维
大脑更喜欢回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积极的经历
5.10 两个关键记忆法
数字-形状法
对于短期记忆有效
每个数字对应一个固定图形
1. 画笔
2. 天鹅
3. 心脏
4. 帆船
5. 钩子
6. 大象的鼻子
7. 悬崖
8. 雪人
9. 带细木棍的气球
10. 球棒和球
数字-韵律法
1. one to bun
2. two to shoe
3. three — tree
4. four — door
5. five — hive
6. six — sticks
7. seven — heaven
8. eight — skate
9. nine — vine
10. ten — hen
Chapter 6 思维导图
🧠
多维度
吸收非线性信息
整体思维
关键词和关键图像
关键词
激发🧠记忆
转换为
关键图像
激发左右🧠
绘制技巧
正面积极
发散性思维
联结图像
凸显重点
中央图像
色彩
焦点明确
积极向上
立体感
字体大小变化
凸显层次
联想
➡️
连接
两个分支
编码
钩/三角
数字顺序
一条线只有一个关键词
联想空间
绘制导图的禁忌
使用短语
no!
单词
Yes
如何创作思维导图
中央图像
色彩
突出重点
刺激感官
主分支
关键词
情形
情感
事实
选择
二级和三级分支
联想
谁
什么
哪里
为什么
题目
情形
空白分支
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