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思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时政、两会、公基考试、公共基础,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公考、省考、国考……
编辑于2022-04-27 22:21:10这是一篇关于马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其他知识。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在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以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致力于降碳减污、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民生方面,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充实。让我们共同迈向共享、开放、绿色、协调、创新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马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其他知识。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在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以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致力于降碳减污、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稳步推进。民生方面,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充实。让我们共同迈向共享、开放、绿色、协调、创新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 2021年工作回顾
(一)、2021年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1. 隆重庆祝建党100年
2. 顺利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1) 1945年
六届七中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1981年
十一届六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 2021年
十九届六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
4.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二)、2021年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成就
1. 经济保持恢复发展
2.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3.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
粮食产量1.2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4.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稳步挂进,进出☐总额增长21.4%
5. 生态文明建设特续推进
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5个,三江源,东北虎抱,大猫,武夷山,热带雨林
6.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7.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百
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三)、2021年主要做的十大工作
1. 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针对性
跨周期调节
2. 优化落实助企纾因政策
减税降费——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减费降税超过1万亿元
3.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
加大稳外贸稳外姿,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
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出海南自贸港 (2020年,2025年初步建立,2035成立开放型经济新高地,205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4. 强化创新引领
将创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5.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160个国家乡镇振兴重点帮扶县
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7.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冬奥会和残奥会
简约、安全、精彩
8.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
提前人常审议10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5部
9. 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开展党史学习交易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
1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21年11月份),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亚欧首脑会议
2021年11月,第八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发表《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三个结果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当下遇到的问题和桃战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二、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一)、总要求
1|||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3|||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4|||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5|||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6||| 继续最好六稳和六保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稳外资
六保: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保粮食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7||| 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今年预期目标七项重点任务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2|||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 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5|||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
6|||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7||| 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
(三)、当下政策取向
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
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突出的位置
三、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挑战
(一)、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二)、今年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1.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2.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
3.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 发展。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1.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 75%提高到 100%。
2.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 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1.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力。
2.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六)、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坚决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 止“非粮化”。
2.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1.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2.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
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 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 适应性。
3.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4.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 除,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十)政府建设及其他
1.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3.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全 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4.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 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