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论语7~8篇》
论语第七篇和第八篇读书笔记整理,主要内容有书籍简介、第07章述而、第08章泰伯三部分内容。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2-04-30 12:30:46《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书籍简介
作者:是孔圣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圣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第07章 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就是指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孔圣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但是他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如我们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的《书经》,也叫做《尚书》,其第一篇是从之所以从《尧典》开始,是因为尧以前的文献不够,孔圣不敢轻易断言,所以历史资料的文献,自尧这个阶段开始
他在这里说自己“信而好古”,就是说明他作学问的态度,实在非常相信而喜欢传统的文化,把它保留下来,还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两个人,老是指老圣,即老子;彭是指彭祖,名彭篯,在古代的史料上,说他活了八百年,是否有这个人,姑且不问,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圣、彭篯看齐,因为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圣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
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这在现实教育中很难遇到,有学习好的学生,必然就有学习差的学生,不可能你教的学生都是学习好的,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要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如现在经常用的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很多人宁愿自己所学的失传,也不肯教给别人
孔圣接着说:“何有于我哉?”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事事留意,默默地学习;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圣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孔圣说,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不讲求真正的学问;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孔圣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圣是淑世——救世主义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圣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我们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就难以翻身;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但它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孔圣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圣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而是为天下苍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大家都知道,在孔圣以前,凡提到中国文化,必提到周公,因为自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而付诸实行,等于我们后世,一提到中国文化,便提到孔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时代,乱成这个样子,实在无法再挑起这副担子,当然这只是孔圣的感慨而已,因为这担子他还是挑下来了,挑起文化承先启后的担子,因此梦不见周公也没关系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假如有人问,孔圣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直接引用这四句话作答,这就是孔圣思想的中心,也可以说是他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关于这四点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后面《泰伯》篇中孔圣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一般人说孔圣说的是人道,不讲天道,因为天道渺远,人道比较浅近易懂,这只是后人为孔圣下的定义,事实上孔圣并没有这样说,只有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根据子贡这里的话,再看孔圣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所以子贡便说,他讲人道,我们听得懂,他讲宇宙的奥妙,因为我们的学问还不够,实在听不懂;因此孔圣在这里所讲“志于道”的“道”,不能硬性替它下一个范围,说他只讲人道,不讲天道,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思想,必须研究《易经》的《系传》,他许多的重要思想,都表现在《系传》中,有关形而上的学问,也在《系传》里;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这是教世人就是立志要高远,至于是否做得到,那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孔圣说,作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
“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圣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
“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都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都是仁的发挥
“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圣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是指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是指驾车,以现代来说,包括开车,驾飞机等;“书”,是指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是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修”,束就是用绳子捆拢起来为一束,修是指腊肉,古代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要贽敬,这是一种礼貌,表示敬意;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
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放在“自行”两个字上,如果真的是向孔圣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所以自行束修应该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腊肉,孔圣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孔圣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圣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因此孔圣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
“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就是在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孔圣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悱”是指内心有怀疑,“发”是指研究,如韩昌黎所说的:“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所教授的不一定完全是对的,而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学问只会越来越差的,所以要多怀疑,多思考,这样自然会去多研究,多钻研;“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些人读书学习很用功,但是领悟力不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书呆子,如拿研究历史来说,最低限度,也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原则差不多,道理是一样,只是发生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现象两样而已,所以多读历史,能够举一反三,就可前知过去,后知未来,否则白读死书,“则不复也”,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他去了丧家,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还哭过,心里头也难过,觉不会在这样的日子里唱歌的
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科学都在追究这个问题:生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了?死了以后还有没有?死了以后还会投胎?后来又加上来自印度、埃及的学说,认为人死了再投胎不一定做人,做什么决定于前生的道德善恶,所谓轮回、三世因果,这是佛家的思想;西方也是一样,基督教也有这样的思想,人死了以后,等到世界末日来临时,灵魂还会复活,接受上帝的审判;复活岂不是再生?这是一样的道理,不过不如东方说得详尽而已,这是古今中外一个大问题,所以孔圣对于生死的事情非常重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天
孔圣对颜回说,时代、国家如果用得到我,就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如时代、国家不需要我,我就退隐,把自己藏起来,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形,只有我和你颜回两人可以做到,因为人没有完全认识自己之前,隐退是很难做到的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三军是指中军、左军、右军,合称三军,子路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孔圣说,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这看起来狠很英勇,死了都不后悔,但这种作法是冤枉去送死;子路这样的勇,不是大勇,在孔圣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大勇,一定要有智有仁,三者不能分开的;孔圣说,一个统帅的修养,一定要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所谓临事而惧,并不是怕事,而是说任何一件事刚到手上时,会有害怕失败的心理,所以要考虑周详,不自作聪明,必须用智慧,让各方面都设想周到,促其成功,这才是统御人才的基本修养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圣说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乱求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头跑,我也愿意做,但如果不可求,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圣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三件事:齐、战、疾;古代齐斋同义,清心寡欲谓之斋,古人在举行国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便要斋戒,所谓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欲,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这个错误在习惯上已用了一千多年,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所以孔圣对“斋”是最谨慎,最小心的;其次是战,即战争;最后是疾,是指卫生、保健的事,这是养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体健康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是古代一种音乐的名称,是三代以上的舜乐;孔圣听了这个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其真正要表达的是孔圣听了韶乐以后,心境之宁静,思想之专一,以至于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乐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孔圣感叹上古时代音乐的境界,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孔圣周游列国时,各国都很排斥孔圣,生怕他有意夺取政权,唯有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南子、一般大臣,都对孔圣很好,尊敬他,照顾他,所以当时大家都怀疑他,甚至孔圣自己的弟子,听了太多的谣言,也起怀疑,像冉有,有一天就说,我们老师真想做卫国的国君吗?子贡听了便说,好!我去问他
他问孔圣,老师,你看伯夷叔齐是什么样子的人?孔圣说,那是了不起的,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老师!他们两人为了信守仁道的节操,不肯当国君,在首阳山饭都不吃,饿死了,你看他们到最后,会不会埋怨?会不会后悔?孔圣说他不会埋怨的,既然立定了志向,要达到最高的道德目标,要求仁得仁,即使饿死也不会埋怨,后悔;子贡听到这里,不需要再问老师想不想当国君,马上就出来了,对冉有说,我们的老师是不会做这种闲事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圣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能喝喝白开水,能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就快乐无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能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有了这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圣学问修养的境界;人生的大乐,并不需要靠物质,也不需要虚伪的荣耀;凡是通过不合理的,非法的手段,来获得财富地位的都是非常可耻的,所以孔圣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
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就能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圣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五十岁以后学《易经》——《易经》是古代的文化——把《易经》搞通了,人生就没有大过了;“大过”也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一个卦名;从这个观点来看,人生自己晓得真要求学问,大概都在这个阶段,因此也证明蘧伯玉:“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的话了;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人能知道过去的错处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孔圣说这几句话,应该是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在这阶段中,头脑最成熟,最有资格求学问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都是雅言,是上古文化的中心;也就是说孔圣的思想言行,都是有根据的,足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好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他喜欢龙,从宫廷里到宫廷外画的雕的都是龙,结果感动了真龙来现身,却因此把他吓死了,所以当时子张就曾经说过,他不是爱的真龙,而是爱的像龙一样的东西,而后人把这个故事用来比喻浮华不实的
叶公问子路,孔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答复他,但是叶公走了以后,子路就进去报告老师,孔圣说你何不告诉他,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以至于能从根本上忽略了衰老的威胁;孔圣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世人要效法的地方;孔圣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圣说,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只是爱好传统,靠勤敏而求得的学问,孔圣在这里这样说,表示他的成就,都从力学而来,这是他谦虚的话,也是他老实的话;任何天才,不加上力学是没有用的,有很多人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往往不大肯力学,作学问不踏实,不能“敏以求之”,因此学问都是虚的;所以孔圣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世人,作学问、作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四样东西,是孔圣所不喜欢多讲,很少讨论的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圣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择取其中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改正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国的大夫,曾经想要谋杀孔圣;他的弟子们得到消息,告诉孔圣怎样逃避,可是孔圣却满不在乎;事实上在那种政治社会环境中,也无法逃避;而孔圣就有一种自信,像宗教家一样坚定,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圣说,我并没有保留,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作人、处世、言行间;学问就在这里面,所以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死念书;换句话说,这一节书,显示了孔圣的教育法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上进行的,处处表达无遗,没有神秘感,随时随地都在教学,学问就从生活经验得来;书本上是求知识,求前人的经验,和前人的见解与心得,但是要把这些知识、见解与心得用到自己身上,就要加以体验了,所以他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没有哪一次、哪一个地方不在表现学问的道理,你们要从这方面去了解、去学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圣教育的宗旨是这四项;第一“文”:包括了知识、文章——指广义的文章;狭义的是指文字作品,这是后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候,文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识及文学;第二“行”: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还有,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这从中国三千年来的文学史就能看出来,文学造诣高、诗辞歌赋都行的人,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之处;在功业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学是好的,不过像唐代几个皇帝,文章诗词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的诗作得非常好,书法也好,但有功业的人,他的丰功伟业又往往盖住了文学上的才气,所以孔圣四教中的“行”,也不是单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第三“忠”孔圣讲的“忠”,是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乃至任何一人、任何一件事,只要承诺了,答应了,就要贯彻到底,也就是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第四“信”:就是有信义;这是孔圣教育的四个重点,是不能够分开的
在古代教育是向德行的路上走,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还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过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好品德的基础;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应该是孔圣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在孔圣那个时代,是一个变乱的时代,各种怪现象都会出来,所以孔圣的忧愁是深恐国家民族文化命脉的断绝;他说,古代的圣人过去了,我见不到了,但是学圣人之道的总有吧!如果能看到照圣人所教的道去学,虽然没有学完全,但已经够得称的上君子了,我就已经满足了,可见那个时候,真正够得称的上君子的人都已看不见了;紧接着,他又说,真正的善人,过去历史上有,现在没有了,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哪怕能看到一个有恒心的,有毅力的,能做到“守死善道”的人,就已经很知足了,也就是说能一生为历史文化牺牲下去的人,也没有了;
下面接着说当时社会的现象:“亡而为有”,他说现在的世人,空壳子的多,但架势摆得却很大,伪装成很有学问的样子;“虚而为盈”,社会变乱中,有的人内在本来空虚得很,可是还引为自满,自认为对;“约而为泰”,约是指俭约,在变乱的时候,有很多人本应节约的,却还在充面子,讲排场;有了这三种情形当中任何一类型的人,一定没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的,这是社会的病态,也是个人的病态;所以处在这样变乱的时代中,就要特别注意,加强自己的修养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两句话是说明孔圣作人做事的态度;他钓鱼就是钓鱼,不用机械性的方法,不用大网去网;打猎的时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鸟,就是对还巢的鸟,栖息在那里的鸟,他是不射的;将孔圣的这两点,放在这里,就是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圣说,有些人自己无知,一切不懂,却冒充内行去做了,孔圣说他绝对不做这样的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还要一边问,多请教别人,多听别人的意见,虽然听来的不一定都对,但自己要有所区分,有所选择的能力,而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但仅听还不够,还要多见,多亲自去实践,去体会,而且还要用心记下来,这样才有用
“知之次也”这是求知识学问的第二等人才,孔圣说第一等人才是天才,如果自己不是天才,就要通过学问来弥补;如果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所以要想有学问,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借鉴,这就是“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也有可能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人,名声是不太好的;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圣,而孔圣却跟他谈话了,使得孔圣的弟子们都觉得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大家莫名其妙
他告诉弟子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能不给别人进步的机会,更不能对别人放任不管,使之退步;“唯何甚”,孔圣对弟子们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会有如此狭隘的胸襟和态度;“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圣说别人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应该加以鼓励,而不是追究他的过去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仁义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但也不要向外驰求,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陈国的司败问到鲁昭公知礼不知礼;孔圣站在国家的立场只有说:“那当然知礼”孔圣讲了这话就走了;陈司败就对孔圣的学生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号子期,少孔子三十岁——作揖行礼,进一步靠近巫马期身边说,据我所了解,真正了不起的君子,是没有偏私的,是不对自己有私心的,而你老师孔圣,是一代圣人,了不起的君子,可是他也免不了私心;我刚才问他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名吴孟子——古代同姓是不结婚的;吴国与鲁国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鲁昭公这样做,是不是知礼?你老师说他知礼,假如鲁昭公是知礼,各个都知礼了,还有哪一个不知礼?你们老师还是有私心啊;巫马期听了陈司败这样批评老师,回来就向孔圣报告了,孔圣说我实在非常幸运,只要有一点错误,别人就会指出来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圣是很喜欢音乐的;在古代社会,世人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可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只因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又坚持不住,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因此,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唱,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这是非常合宜的
孔圣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圣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和之就是照对方的歌,依对方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圣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由这一句话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第一,是孔圣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第二,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指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这里孔圣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也许我和别人差不多,但对于身体力行做到君子这件事,实在没有很大的心得;从此能看到孔圣这种作学问的态度,非常的谦和,非常的真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圣说,圣者的境界与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怎么敢当?实在没有达到,那高得很,我还差得远,不过虽不是圣人,不是仁者,我这一辈子都在朝这条路上走,总是努力去作,而没有厌倦过;至于学问方面,我永远前进努力,没有满足或厌烦;我教别人,同样也没有感觉到厌倦,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总是会教他的,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他的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一辈子也无法学到的地方
孔圣曾提到过好多种圣人,在这里看孔圣乃是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圣随时跟着时代走,不落伍,随时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他一生的努力,都朝这个方向,因之他这个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当时他知道这个时代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他应该尽的责任;这也是世人无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对自己的事业,必须要反省的地方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有一次孔圣生病,大概病得很严重,子路就说,求神吧!去祷告一下吧!孔圣听了问子路,真有这回事吗?”子路经孔圣这一问,表示学问很有根据,于是搬出古学,他说有啊!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这“诔”是中国文化中的祭文,子路说,古代的诔文说了,人应该去祷告天地、上下各种神祗;孔圣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天天都在祷告,而且祷告了很久,不还是照样生病;孔圣的意思是说,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是出于诚与敬的精神,同样的作学问修养,也要做到随时随地的诚敬;至于生死,听天由命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圣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包括穿得好,打扮的漂亮,家庭布置好,这些物质享受的奢侈,也包括喜欢说大话,做事爱出风头等;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也就是一点都不守规矩;“俭则固”,这个俭不止包括用钱的俭省,还包括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等;孔圣说“与其不孙也,宁固”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虽然保守一点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有大的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同样的失败机会也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而且有学问也没有发展的机会,但还是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的,而君子想要有这样的修养,就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内心始终能保持这样的境界,积极,乐观,向上,恬静,淡然,但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对事没有私心,没有仇怨;反观小人刚好与之相反,小人长戚戚,自私自利,患得患失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圣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严肃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又严肃认真的;第二是威而不猛,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能达到坦荡荡的修养,就会在无形之中,自然而然中流露出来,尽管是煦和如春风,而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不可随便侵犯的;第三是恭而安,孔圣对任何事,任何人都非常恭敬,也很安静祥和,也就是既恭敬又活泼却不呆板;学问好的人,内心的修养表达在外面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而以孔圣来作为榜样,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并不凶狠,能长久流露出那种安详而恭敬的神态
第08章 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我们现在说中国文化,如果严格地说应该是周代文化,是周公把过去的中国文化,集其大成;而孔圣是将周公集其大成的中国文化加以整理,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圣所传承的文化总称
周文王的祖父为大王,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虞仲,第三子名季历;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大王一定是传位给长子泰伯,就告诉泰伯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腐败的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的政治尽管败坏,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在家族中为孝道,不能不听从父亲的话;而为天下的公道,则难以听从父亲的话;虽泰伯于思想、见解、学问、道德,没有不好的地方,却难于接受大王的想法,就处于两难之间
大王看到第三个儿子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认为他将来会有办法能够统一中国,所以大王认为,泰伯既然不愿推翻殷商王朝,只好将位子传给三子季历,但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合礼法的;处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又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以后,泰伯自己就逃掉了,所以后来大王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给周文王;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孔圣思想中最推崇这种人,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所以孔圣最尊重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齐等人
孔圣说,如果讲人生的道德——公德,政治的道德;私德,个人的道德——像泰伯这个人公私两方面的道德、修养都到了最高点,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选择逃掉;后世的老百姓,不晓得历史上这件事;这事后来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而他自己帝王都不要作,当然更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孔圣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也是前面提到过的,人有所求则不刚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有的人天生就是态度拘谨,对人对事很恭敬;有的人生来就昂头翘首,蛮不服气的样子;有的领导对这种人的印象很坏,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态度,是他的秉赋,他内心并不一定这样,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左右,尽量要客观;孔圣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外型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碰到人一味的礼貌,就会很辛苦、很不安详
“慎而无礼则葸”,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小心;小心固然好,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都不敢动手了;“勇而无礼则乱”,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但如果内在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坏;“直而无礼则绞”,有些人个性直率、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这种人心地非常好,很坦诚,但是学问上要经过磨练、修养,否则就绞,绞得太过了就断,会误了事情;这四点: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孔圣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社会,那是不可能的;儒家讲爱是由内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仁,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会充满仁爱,那么人人自认就会相爱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有两个意义,第一是指老朋友、老前辈,如古人说的“念旧”,老朋友之间的交情,情谊;第二是指传统,故旧不遗就是传统观念不要放弃,如果你要推翻传统,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传统而来的,没有父母这个传统,就传不下来你这个统,万事总有个来根,所以孔圣说“故旧不遗”,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定要有真感情,有了真感情才不怕牺牲,才不怕付出,有了这种血气,才能做英雄,做烈士,做伟人,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则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就暗示着社会风气就稳了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小子是指年轻人,这是曾子对其学生的称呼;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召门弟子”,就把他的弟子乃至他的徒孙们,叫到前面来,吩咐后事;他说:“启予足,启予手”根据这六个字,就知道曾子已经病得手脚都麻痹了,只能叫他的弟子们,帮他把手脚放端正了,然后他引用《诗经·小雅·小旻篇》的句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刚结薄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万一有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了,作人作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更难,想要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实在是伟大功夫;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手脚都失去知觉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说我不会再犯错了;从这也能证明学问并不是文章写得好或知识渊博,而在作人处世的修养,孔门是最注意这一点的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鲁国的一个大夫孟敬子来问他,至于问什么问题,书上没有说明;曾子答复他说,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不但是鸟,所有的动物,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很凄凉)人将死的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比较冷静,讲的的话也多半是善言;为什么曾子要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呢?这就可见曾子的教育态度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就是说人之学道——作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第一点“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这些并不一定是天生的;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人,人的这两种毛病,差不多是天生的,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的心理,讲好听一点就是自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是会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但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就能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如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正颜色”则是对人的态度,如答复别人时,态度上要诚恳,至少面带笑容,而不要摆出一副冷面孔;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从内心开始慢慢修养,慢慢改变过来;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指谈吐,善于言谈;“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了,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指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在这里代表了“执政”之事;古代政治上的朝圭、朝服都有不同的标记,尤其执法施政的文物,对此更注重,如以前执法兵的臂章图案是狴,这代表着古代执法的标志;相传古代有这种野兽,非常灵敏,能辨别好人坏人,遇见坏人一定用角去刺,对好人不刺;曾子在这里是告诉孟敬子,我只能告诉你作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的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如诸葛亮他的名言“集思广益”,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这对自己非常有利益,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
但是有才具的人,往往不肯向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儒家标榜虞舜“好察迩言”,所以能为圣人,虽然是浅近的话,但往往能给世人深远的启发;“以多问于寡”的多指知识渊博;颜回是孔圣最得意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问于寡”,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
“实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都很难做到;而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对这五点都做到了,所以其老师孔圣也十分喜爱,赞叹颜回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人的学问修养做到在朋友之间,“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妻寄子的,非常非常难,历史上虽然讲义气的人很多,但能托孤的人很少,在政治上有名的托孤,也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并说:“君才十倍曹丕,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取而代之”,诸葛亮回复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诸葛亮也真的做到了,真的是十分难的的,这是从历史上说大的托孤
个人的托孤,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假使朋友去世了,还能照顾朋友的家庭,照顾朋友孩子的,有些人肯定会说这个人“疯子人与!疯子人也”,绝不会说“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但是照中国古代文化的大义,可以托六尺之孤的人,就“可以寄百里之命”,“百里”扩而充之也代表了天下;在古代,唐以后所谓百里侯称县长,而春秋战国时代的百里,在政治制度上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古代称县长为父母官,就是说对于百姓而言,有如父母般的关怀、照顾;“可以寄百里之命”,就是对于一个真正好的地方父母官,地方老百姓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都交给他负责保障的是很放心,很安心的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小事糊涂没关系,面临大节当头时,怎么都变动不了才行,如历史上有许多忠臣义士,临大节而不可夺,耳闻能详的如文天祥、陆秀夫,可以说是这方面极具代表人物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我国上古文化,两三千年前的士,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就叫出仕;古代的士,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读书的青年就可以胜任的,士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办,要想知道法律政治,须向官方学习;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
“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中间还要有正气;曾子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这是基本的条件,因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很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这个道是领导,也是指道路,前面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因此责任担得很重,所以古代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弘毅,要能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
下面的话是引伸,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这是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一直到死为止,而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等等这些好的品质,修养,这些也就是“弘”、“毅”两个字所蕴含的,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是孔门教育,作学问的内容;第一个是兴于诗,强调诗的教育之重要,所兴的是人的情感,人都有情感,如果压抑在内心,要变成病态心理,所以一定要发挥出来,而情感最好的发挥,就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一;古代所谓的诗,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所以孔圣说人的基本修养之一要会诗
光“兴于诗”还不行,还要“立于礼”,立脚点要站在“礼”上,这个“礼”就是《礼记》的精神,包括了哲学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成于乐”,最后的完成在乐,大致是发挥康乐的精神,也就是整个民生育乐的境界,而古代孔圣修订的《乐经》没有传下来,这一点实属可惜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礼乐虽是六艺中的两种艺术,但与道德仁义息息相通;施于政治,可使国泰民安;施于教育,可使受教的人成为君子;这样的礼乐百姓都可以学习,但如要教他们了解礼乐如何沟通大道的义理,这是很难的;大道是寂然不动,只有自觉自悟才能相通,而不能通过言语讲解的这种方式,让百姓感悟到大道,但是可以使百姓先行而后知,所以孔圣才会说,可以让民众按道行事,却不能使他们懂得所以然之理,只能靠他们自己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的去体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好勇”,是指易冲动,好争斗;“疾贫”,是指讨厌贫穷,受不了贫穷的苦;这两点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以社会的观点来看历史,一个时代好动乱,一定是在社会贫穷、经济衰落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饥寒起盗心”;“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社会教育没落,道德衰微,所有的人,心中没有爱人的心,都自私自利,并且对失败、失足的人没有同情心,没有包容心,这样时积日久,时代就乱了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圣这是在说才与德不能相配合的问题;周公从事政治,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来;吃一餐饭,三次把饭吐出来,只是为了去接见客人,处理公事;作为一国的首相,内政、外交都要他办,所有来见他的人,又从不拒绝,而且他对下面的人以及所有的事务,都非常的尽心,这就是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如果具有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却骄傲的看不起别人,悭吝得连同情包容都不肯付出,也舍不得帮助别人,勉励别人,那么他做出来的成绩,一定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才能而且还要养成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做到不骄不吝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圣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为了前程;跟着他求学三年,所为的只是“谷”,也就是“俸禄”,“俸”,是指薪俸,就是现在的薪水,“禄”则相当于现在的实物配给;孔圣当时这个“谷”字就代表了功名和利禄,他说来我这里求学的人,其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假使有求学三年而其目的不是为了前程,而是为了学问而学问的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信仰的问题;服从真理,要绝对笃信,还要好学;真理是不变的,是不受时代环境影响的,是不受区域环境影响的,是不受物质环境影响的;所谓“守死善道”就是守住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善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好的思想原则;下面说到个人有了守死善道的抱负,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并不是滑头,而是保持文化的精神;危乱的时候,要有出世的修养,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思想一定有问题,最好不去,所以动乱中的社会,不可以停留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两句话是中国人的隐士思想,孔圣还是很赞成隐士思想的,他说如果真有救人救世的本事,但时机不到也没办法去救,这时候就只能先保护好自己,充实自己,所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着又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进一步告诉我们,当国家政治清明时,有才能人应该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倘若还不能有所贡献,处在贫贱中无所作为,那就是身为读书人的耻辱;如果在国家混乱时,不肯退隐,却安享富贵,或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方法,去获得财富地位的,这也是不对的,也是可耻的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君子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参与谋划那个职位的具体事物;特别是知识分子或文人,如果不是身居官职,最好不要随便谈论和批评政事,而真当隐士的更须要有如此的胸襟;这是在告诉世人,真正的学问要能学以致用,要能和作人做事相配合;同时也是在告诫世人,对一件事,如果不是很了解,或者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下断语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现在讲的文化复兴;孔圣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就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朝的衰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孔圣急于从事文化的复兴来力挽狂澜;他先从礼乐入手,《诗经》也可以说是乐的一种,《关雎》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之乱”,古代这个“乱”字含有“乱”的反面意义在内,就是“治”的意思——秦汉以上的书,会这样用,唐以后大多都不会这样用,比如“毒”字,在秦汉以前,有治疗、痊愈的意思,如有人砍了我们一刀,是伤害;而我们手上或脚上生了疮,医生锯下我们一条手臂或一条腿,就不算伤害,反而要感谢他的治疗,因为古代文字少,就有许多字义是借用的
“师挚之始”,师挚是当时管理鲁国文化的大乐师——不是乐队的大乐师,但他不只是一个做官的,他本身也是个专才;孔圣说,鲁国文化经过整理,新旧文化交流以后,非常悠美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而不直”,有些人虽然很狂,但也豪迈洒脱,是性情中人,但大多数人都是狂妄的,内心不正直的;“侗而不愿”,看起来笨笨的,很厚道的样子,实际上却是表面忠厚,内心奸诈;“倥倥而不信”,自己空空洞洞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活着;“吾不知之矣!”孔圣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国家将变成什么样子;这也是当时时代变乱中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多半都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直,表面老实而内心并不厚道;认知非常浅薄,浅薄到没有内在,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又不好好求学,因此孔圣看到这样的情景就很感叹的说:实在不知道历史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以正面言论结束上面的话;孔圣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圣这句话来的;“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巍巍乎”是指崇高、伟大,孔圣说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这三代是著名的“公天下”;这种帝王位置的传替叫做“禅让”,禹以后变为“家天下”,但这并不是禹的本意,因为禹所传的人,没有找对,后来才又找到禹的儿子继承下来,这才变成家天下;在孔圣的观念中,尧舜禹三代,统治天下,为国家的君王,“而不与焉”,心里没有觉得当君王可贵,而看得很平淡,因此这是真正的伟大,真正的崇高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没有资料的记载,所以孔圣讲历史就从尧开始;而现在研究历史,尧以前为远古史,是从甲骨文及古物的发掘来研究;孔圣说伟大的尧,他的道德成就有如天一样崇高伟大,因为天的伟大在于天生万物于人,而自己既不表功,也不要求回报,更没有要求世人感谢,就这样自然而然,化生万物,生生不息,而道家的思想也是如此,教世人要效法天地,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中国儒道两家,都晓得天的伟大,教世人要效法天地,这是正面的看法,但有人从反面看,最著名的是张献忠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一连七个杀字,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从反面来看也有他的道理,但研究以后,但最后正面的道理还是会显示出来
孔圣说天的伟大,唯有尧效法;古文中的“则”字,观念上就是法则,单用这个字作动词,解释起来就是效法的意思;孔圣说尧的政治胸襟、政治气度,是效法天一样的伟大,只有付出,布施于大众,不期望收回一点;“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像海水一样波澜壮阔,浩瀚无边,他的伟大是无法以言辞形容的;“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圣说尧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的光辉,是替中华民族开启了文化的传统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前几段提到孔圣对于三代的推崇、赞叹;这里提出来,舜为什么为中国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他有优秀的干部,领袖固然重要,干部更重要;换言之,干部难得,领袖也难当,舜当时期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个好干部,天下就大治了;周武王也说,他起来革命,打垮了纣王,平定天下,当时真正的好干部只有十个人
孔圣说“才难”,真是人才难得;这里孔圣对其弟子们说,你们注意啊!人才是这样的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吗?“唐虞之际”,尧舜禹三代以下一直到周朝,这千把年的历史,“于斯为盛”,到周朝开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八九个人而已;周朝连续八百年的治权,文化优秀,文化建设鼎盛,但是也只有十个人把这个文化的根基打下来,而这十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只有九人;但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还不轻易谈革命,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
孔圣的文化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谓祖述的祖,就是自古相承的一惯传统,孔圣是承继尧、舜、禹这个一贯的思想;宪章的内涵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等;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宪章精神都在文王、武王时代确立了牢固的基础,因此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真精神,都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圣所弘扬的儒家思想
子曰: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閒然矣
“无间”是指没有地方可以挑剔的,挑不出禹的缺点,“菲”是指薄,是说禹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自奉甚俭
中华民族奠定农业社会的基础,成就了后来几千年以农立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因为禹治水以后,农业基础奠定了,文化才开始成长,所以孔圣对禹是“吾无闲然矣”,没有一点办法可以挑他的毛病;他说禹自奉这样节俭,又非常崇敬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大禹在治水时候,没有穿上礼服,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穿得破破烂烂,一年到头都在忙于治水,但是他对政治的制度,国家的礼服,制定得美仑美奂;“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历史上记载,禹虽为君王,但他住的宫殿,却只是一个茅草棚,所谓“茅次土阶”,上面盖的没有瓦,只是一些草;前面的台阶,连石块也没有,只是用泥巴堆起来,“而尽力乎沟洫”,尽心尽力办好水利;孔圣对禹有这三个观点,所以他说禹对于中国文化有这样大的贡献,实在无话可讲,没有一点可以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