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障碍可能与D2受体,多巴胺转运体受体,5-HT转运体受体等基因多态性相关。
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影像学
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青少年杏仁和前额叶背内侧体积增大,杏仁和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侧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神经生化
心理相关因素
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临床表现
精神性焦虑
精神上的过度担心
躯体性焦虑
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
其他症状
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
预后效果
焦虑症发病率最高,也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但是也需要看看达到那种程度,轻度焦虑通过做运动,做冥想正念减压就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中度以上的焦虑需要在做运动的同时配合抗焦虑药治疗。一般来说第一次发病需要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9-12个月就能达到临床治愈的。即便是不能回到从前,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的去工作和生活
社交焦虑障碍
遗传:与5-HT功能异常相关
神经影像学: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体存在功能异常
心理因素:可能的危险因素有童年期的过度保护,忽视和虐待,行为被过分控制或批评,父母婚姻不良,缺乏亲密关系,学校表现不佳等,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常常对社交有认知扭曲,长期习惯对模糊事件给予负性解释,对负性世界给予灾难性解释,常常对自己进行持续的负性反思
社交焦虑障碍,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的,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丢丑,会有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就更加拘束,紧张不安,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
分离性焦虑障碍
一般起病于童年早期阶段,患者针对一所依恋的人分别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焦虑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大大超出同龄儿童在分离场合的常见水平,并使其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此外,还存在做噩梦和痛苦的具体症状
遗传度高达73%
环境因素:家长对儿童采用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苛求,粗暴等不当家教,此外心理应激,如初次上幼儿园转学,受批评,移民,亲属,或动物的死亡等均增加发病风险
多起病于六岁以前,表现为与依赖对象离别前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者一去不复返,过分担心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将发生自己走丢,被绑架,被绑架或住院等不良情况,以致可能自己再也见不到亲人。每次离别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或因害怕离别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也会表现为离别时离别后出现过度的程序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有的患者在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情况下,绝不外出活动,晚上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上床就寝或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夜间多次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