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地球的运动及其形态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地球的运动及其形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地球仪,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二章地球的运动及其形态
第一节 地球仪
一、地球的模型
1、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不能完整表示地球全貌。
2、地球仪五要素: 地轴(假想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南极 (地球最南端) 、北极 (地球最北端) 、纬线、经线。(特别强调:假象的地球旋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6.5°。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纬线在地球上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二、经线和经度
1、 特点:经线 2、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 3、形状:半圆 4、长度:长度都相等 5、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6、度数范围:0°—180° 7、特殊名称: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8、度数值变化:经度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9、度数表示:东经“E”,西经“W” 10、半球划分:20°W,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11、判断东西经方法: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12、度数值变化示意图  13、经线示意图 
三、纬线和纬度
2、沿着一条经线向北或向南走,不可能回到原点。因为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沿着一条纬线向东或向西走,可以回到原点。因为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站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指向南,站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指向北。(一直往南或者往北走不能回到原点,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可以回到原点)
3、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符号相反;度数相加等于180°。 例:经线的经度是45°E,那么与它组成一条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D的经度就是135°W。
4、特殊的纬线: 北回归线:23.5°N 北极圈:66.5°N 南回归线:23.5°S 南极圈:66.5°S
1、特点:纬线 2、定义: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3、形状:圆 4、长度: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5、方向:东西方向 6、度数范围:0°—90° 7、特殊名称:0°纬线又叫赤道 8、度数值变化:纬度由赤道向南、北南极逐渐增大。 9、度数表示:北纬“N”,南纬“S”。 10、半球划分:赤道(南、北半球) 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纬度最大值90°。 11、0°—30°为低纬度;(注意:赤道属于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判断南北纬方法: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12、度数值变化示意图 13、纬线示意图  
四、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巧判经纬线:(1)在经纬网上,按照“横纬竖经”的方法判断; (2)在南北极点看经纬线,呈大小不同的圆圈就是纬线,呈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
★3、巧判经纬度:在经纬网上,数值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数值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4、巧判半球: (1)南北半球:只看纬度,北纬(N)都在北半球,南纬(S)都在南半球。 (2)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只看经度,经度<20°,是东半球; 经度>160°,是西半球; 经度20°< X°<160°,东经(E)是东半球,西经(W)是西半球。 
5.经纬网问题(纬度,经度) 先纬度后经度 一般用竖线代表经线,横线或平行弧代表纬线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二、昼夜更替
2、昼夜更替
三、时差
1、时间差异 ①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上的不同地点,东边要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越往东越早看到日出)这样, 不同经度的地方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这就是时差。 ②经度相差 15 ° , 时间相差 1 小时,时间东早西晚。
2、不同地点的时间计算: (1)首先确定两地的时差,如果都是东时区(西时区),则为两时区之差;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则为两个时区之和。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最后确定两地的位置:如果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面则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面则减去时差。“东加西减” (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不完全吻合)。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与东侧的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当飞机或轮船向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退一天;反之,日期要进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