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施工用电安全
施工用电安全规范: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电工及用电人员;安全技术档案;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不用手或导电物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编辑于2022-05-11 14:53:48施工用电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常见安全隐患管理
常见的安全用电伤害
建筑施工作业中最常见的五大伤害
高处坠落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伤害
电伤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伤害
电磁场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损伤
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
人的因素
总分包临电安全管理失控
项目部未严格要求
电工无证上岗
安全交底不清或未交底
新工人上岗未经三级教育
施工人员违章作业
思想麻痹大意
其他
环境因素
突遇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
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又未设置保护网
工作场所有大量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
其他
设备因素
设备绝缘损坏、电线磨损破皮、老化
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措施
绝缘检验不到位
用电工具无专人保管,未定期检查、校验
其他
安全技术措施因素
电源线问题
电源线布设未与金属物隔离
过轨道无防护措施
临时布线后未做处理
电源箱问题
插座盖损坏
电焊机箱子外皮未做保护接零
用电设备接在漏电开关的电源侧
拉闸断电未按顺序操作,应先拉分开关,后拉总闸
堵塞电源通道
基坑边缘处与电源箱设置的操作空间不足50Cm
电源箱门未及时关闭
漏电保护器问题
使用的插座无漏电保护器控制,一个插头带两个电气设备
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问题
未作保护接零
照明用电问题
直接将电源线绑扎在金属结构上
接头未处理
其他用电问题
用线轴带动电焊机
电焊机二次线未正确使用
非电工私拉乱接电源
操作时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绝缘鞋
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坚持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四项规则
分级分路规则
动、照分设规则
压缩配电间距规则
环境安全规则
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常温。
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及腐蚀介质
能避开外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和热源烘烤
周围无灌木、杂草丛生
周围不堆放器材、杂物
严肃临时用电管理
现场勘查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进行负荷计算
选择变压器
设计配电系统
设计防雷系统
确定防护措施
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做好外电线及电气设备防护
1)绝缘;
绝缘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把带电体用绝缘物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超负荷使用也是造成绝缘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2)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3)安全距离;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了可以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4)限制放电能量;
5)24V及以下安全特低电压
接地与防雷的要求
保护零线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接地线
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接地电阻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就越小
配电线路要求
导线种类的选择
架空线的选择 ---主要是选择种类和截面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即为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严禁采用裸导线。 铜的导电性能远远优于铝,有条件时可优先选用绝缘铜线,其优点是与铝线相比电气连接性好,电阻率低,机械强度大,并有利于降低线路电压损失。
导线截面的选择
依据线路负荷计算结果,按绝缘导线允许温升初选导线截面,然后按线路电压偏移和机械强度要求校验,按工作制核准,最后综合确定导线截面
电缆的选择
类型的选择
埋地敷设时,宜选用铠装电缆;或具有防腐、防水性能的无铠装电缆;或无铠装电缆,但有配套防腐、防水措施。架空电缆宜选用无铠装护套电缆
截面的选择
按允许温升初选电缆芯线截面
按电压偏移校验电缆的芯线截面
按机械强度校验电缆芯线截面
室内配线的选择
根据基本供配电系统的要求,电缆中必须包含线路工作制所需要的全部工作芯线和PE线。特别需要指出,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中,除包含三条相线外,还必须包含用作N线的淡兰色芯线和用作PE线的绿/黄双色芯线
架空线路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置标准
配电装置在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各级配电装置的箱(柜)门处均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内部电气统接线图,以防误操作
各级配电装置均应配锁,并由专人负责开启和关闭上锁
电工和用电人员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
配电装置送电和停电时,必须严格遵循下列操作顺序
施工现场下班停止工作时,必须将班后不用的配电装置分闸断电并上锁。班中停止作业一小时及以上时,相关动力开关箱应断电上锁。暂时不用的配电装置也断电上锁
配电装置必须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牢固、稳定、端正。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气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并不得随意挂接其它用电设备
配电装置的漏电保护器应于每次使用时用试验按钮试跳一次,只有试跳正常才可继续使用
总配电箱电器配置及接线图
触电急救程序及电气火灾扑救方法
(一)触电急救
第一步: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又没有紧缠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 ▲对高压触电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不能及时停电的,也可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第二步,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人工呼吸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
(二)电气火灾的扑救
断电灭火
▲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强度降低,因此拉闸时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操作
▲有配电室的单位,可先断开主断路器;无配电室的单位,先断开负载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
▲ 切断用磁力起动器起动的电气设备时,应先按"停止"按钮,再拉开闸刀开关。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恰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火灾的扑救。
▲剪断电线时,应穿戴绝缘靴和绝缘手套,用绝缘胶柄钳等绝缘工具将电线剪断。不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线路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的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上,防止电线剪断后落地造成短路或触电伤人事故。
▲如果线路上带有负载时,应先切除负载,再切断灭火现场电源
带电灭火
▲在使用小型二氧化碳,"1211"、"130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时,由于其射程较近,故人体、灭火器的机体及喷嘴与带电体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用水进行带电灭火。其优点是价格低廉,灭火效率高。但水能导电,用于带电灭火时会危害人体。因此,灭火人员在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水枪喷嘴安装接地线情况下,可使用喷雾水枪灭火。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仰角不应超过45℃,以免导线断落伤人。
▲如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应划出警戒区,防止跨入。扑救人员需要进入灭火时,必须穿上绝缘靴。
▲在带电灭火过程中,人应避免与水流接触。
▲没有穿戴保护用具的人员,不应接近燃烧区,防止地面水渍导电引起触电事故。
▲火灾扑灭后,如设备仍有电压时,任何人员不得接近带电设备和水渍地区。
充油电气设备的火灾扑救
▲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容器等充油电气设备的油,闪亮点大都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害性。如果只是容器外面局部着火,而设备没有受到损坏时,可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剂带电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先切断起火设备和受威胁设备的电源,然后用水扑救。
▲如果容器设备受到损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应用泡沫灭火剂扑灭。
▲ 要防止着火油料流入电缆沟内。如果燃烧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时,沟内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不宜用水喷射,防止火势扩散。
▲ 灭火时,灭火机和带电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用四氯化碳灭火时,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方向以防中毒,同时灭火后要注意通风。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常识
一、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施工现场所有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接头不准裸露。当发现有接头裸露或破皮漏电时,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二、使用橡皮线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橡皮线时,应架空敷设,不得拖地使用,以防人踩,车轧.有水作业时,如磨石机电源电缆,要将电源电缆用钢索架起,防止浸水造成事故。
2.电缆接头必须按《JGJ46—88》规定操作,包扎严密、牢固、绝缘可靠
三、遇到高压线路注意事项
1.高压线的下方不得搭设临建,不准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
2.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m以上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作业人员作业时金属料具碰触高压线路,造成触电事故.
四、机电设备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施工现场的每台用电设备都应该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箱内刀闸(开关)及漏电保护器只能控制一台设备,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五、电动机械设备的检查
现场的电动机械设备包括:电锯、电刨、电钻、卷扬机、搅拌机、钢筋拉伸机等。为了确保运行的安全,作业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试运转;作业完,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六、开关箱设置和使用注意事项
1.开关箱应防雨、防尘、加锁;一般安装高度(距地)为1.5m,与其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的距离不超过3m。
2.开关箱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3.开关箱周围不准堆放杂物,并应有足够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和通道
七、 非电工严禁拆装保险丝
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与接线,必须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严禁操作.电闸保险丝断了,应立即找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接好保险丝;非电工严禁拆装,更不能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八、漏电保护器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由电工检测,确认合格。
2.不得用漏电保护器直接代替电闸开关使用。
3.漏电保护器发生掉闸时,不能强行合闸,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九、施工现场安全电压照明
施工现场室内的照明线路与灯具的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应采用36V安全电压.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行灯)的电压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在36V电线上也严禁乱搭乱挂
十、施工现场碘钨灯的正确使用
1.碘钨灯的外壳应作零线(接地)保护。
2.灯具架设要离开易燃物30cm以上,固定架设高度不低于3m。
3做现场移动照明时,应采用36V安全电压。
十一、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分为42V、36V、24V、12V、6V五级。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选不同的安全电压
安全用电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内容规范要求
1、施工用电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1、现场勘查
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 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3、进行负荷计算
4、选择变压器
5、设计配电系统
6、设计防雷系统
7、确定防护措施
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施工方案变更(表) 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缺
3、施工用电安全术交底
4、施工用电线路及系统设施、设备验收表;
5、电气设备安装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6、电气线路系统及设备检查记录定期检(复)查表
7、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8、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
9、电工日巡查维修记录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10、电工作业人员登记表
11、电工作业人员上岗证复印件
12、 供电系统产品登记表(选择定点厂家重要保护用品)
13、安全用电协议。协议必须强调二级箱接驳点不够用时应采取的配电方式。(当方案设计有缺陷不能满足用电接驳时作为补充,明确一闸多时接时隐患责任方,作为要求分包整改的依据)
安全用电管理监督机制
安全员
监督检查现场用电安全,下发整改通知单
监督协助维护电工完成工作职责
电气责任工程师
负责安全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
及时完善方案的变更,保证方案与现场用电相一致
指导电工进行部分资料的填写
及时整理完善用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