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知识总结,包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等等。
编辑于2022-05-12 16:17:36中国近代史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39虎门销烟
背景
西方
西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对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
中国
政治上,清朝统治腐朽没落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对外交往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工业原料
结果
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
历史进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政治,中国丧尸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经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设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内容
通声: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割香港岛给烟国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嗯
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一九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最新
1860年,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烧鹅四妗烧鹅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条约
天津条约
1858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北京条约
1860年,城镇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铺埠,割九龙市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领导人。
1851年至1864年。洪秀全。
背景。
尿片生生的失败进一步交涉了区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民族危机加剧
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至90年代。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沿岸。
墓地。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
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洪增。左宗棠。张之栋栋
主要内容。
1.近代企业。 (1)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近代军事。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海军。 3.近代文化教育。创办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结果。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地位。
由于的。由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也是满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企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2.其他原因。洋务派对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顽固派的破坏,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94年至1895年。
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一头征服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动,令箭尽调洗了中正冲突。
重要事件。
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2.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3.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清政府上班。1895年,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内容。
1.哥弟。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绐日本。 2.赔款。赔偿日本并非白银二亿两。 3.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1.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巨额赔款加重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3.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4.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开始,转为资本输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变法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
思想主张。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百日维新。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进行变法,1898年六月至九日,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主要内容。
1.政治,冗关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思想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4.军事。猜测绿岩训练新式军队等
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1.政治。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3.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冲击了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6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背景。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民族矛盾尖锐。
口号。扶清灭洋。
概括。
1.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在廊坊,北京,天津抗击八国联军。 3.1900年八月,一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评价。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
以后早。以后咱要迅猛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引起外国的统治者恐慌。
开始。
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在西莫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结果。
结果。中国再办1901年被迫签《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 2.禁止反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祝斌。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使管界。快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更改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危害。
1.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条必使清政府在经济上长期受制于列强。 2.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便于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4.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5.满足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影响。
新手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广州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
中国同盟会。
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升升三,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摊发为民族民权,民生,民权民主,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性质。
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辛亥革命
背景。
一系列革命斗争对革命产生推动作用,积聚了革命力量。 1906年,萍刘磊起义。到1907年,安庆起义。广西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进展。
1.武昌新军工程营嗯起义→夺取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城。→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林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起责任司法独立。
影响。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他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石,胜利果实被袁世凯进去。
历史意义。
1.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经济。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社会生活。促进了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改变。
局限性。
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2.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导致革命不彻底。
袁世凯独裁统治/北洋军阀统治
袁世凯独裁统治
表现。
1.破坏责任内阁制制造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 2.而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非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21条的大部分内容。 4.1916年称帝引发护国战争。
结果。复辟帝制失败。
启示。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一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为人民所唾弃。
北洋军阀统治。
局面。
面试开始后,北洋军阀分裂。
实质。
帝国主义通过控制军阀对中国分而治之。
危害。
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75。
背景。
1.中华民国陷入混乱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尊孔复古逆流到处泛滥。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内容。
1.前期。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陈独秀。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口号。民主与科学。
性质。
新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提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
背景。
1.国际。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索)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国内。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概况。
口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研究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性新思想,新文化,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意义。
1.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微信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4.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是爱国主义。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李大钊传播 马克思主义。
背景。
1.国际。1971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国内。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概括。
1.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证明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2.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影响。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范双胞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一大 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 3.组织基础,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时间地点。
1921年7月13日。现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
1.确定党民。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通过党纲,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3.确定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成立中央领导机构,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
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1924至1929年。
背景。
1.中国共产党。 (1)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的重要性。 (2)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
基础。
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陈果。
1.黄埔军校1924年五月创办,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2.北伐战争。1926年七月开始。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结果。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背叛革命,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至1927年。
墓地。
1.北伐先锋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2.湖南、湖北战场(主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 3.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阻力。 4.你这在草丛福建恭祝浙江上海。
结果。
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
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是基础。 2.北伐军英勇善战。 3.北伐军策略得当。 4.共产党员收费站前。 5.人民支持。
南京国民政府。
陈粒。
1927年四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统一全国。
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
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武装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2.我米到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强烈反抗。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建军节的由来)。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概况。
发动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 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927年九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奇异诉讼后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建立。
1927年十月,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会师。
1928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军队,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师后,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
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所城市中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时间。1934年十月到1936年十月。
过程。
从江西瑞金出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捣乱了叮咚的嘴角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十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小北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十月)长征胜利结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背景。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发动战争。 2.中国。国共两党的内战分裂给日本可趁之机。
概括。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事件走向。
1.东北国民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西安事变。
背景。
1.日军发动华北事变,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2.爱国救亡运动高涨。 3.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4.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概括。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思亲兵兵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世界走向。
这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影响。
1.接客的姑姑领导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束缚写真。
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 南京大屠杀
七七事变。
概括。
1.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神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反抗。 2.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
影响。
1.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 国共合作。
概况。
1937年九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影响。
你国共。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与会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南京大屠杀。
概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连续六周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屠杀,从首恶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影响。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对抗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
1.过程。1937年八月,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谢晋元) 11月,上海实现淞沪会战结束。 2.影响。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台儿庄战役。
1.过程。1938年三月,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 2.影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征服了中国居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
1.过程。1938年6月2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场开始,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重创日军。1938年十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结束。 2.营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1.过程。1941年12月日,军队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量日军,最终获得会战胜利。 2.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共产党 敌后战争。
平型关大捷。
1.1937年九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新关东侧伏击日军歼敌1000多人。 2.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手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根据地建设。
1.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政权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军事上开展游击战争,思想上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2.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论持久战。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百团大战。
1.过程。1940年下半年,以破袭日军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2.影响。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取得胜利的信心。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四月至六日。
背景。
雅尔塔会议召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即。
内容。
1.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
1.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日战争 的胜利。
标志。
1.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月24,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原因。
1.决定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2.国内烟。
人民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八月至1945年十月。
背景。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立场。
1.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取得和平。 2.国民党。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欺骗人民需要时间备战。
概括。
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结果。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意义。
1.表明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诚意。 2.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政策。
耕者有其田。
刚领。
有事情情要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魔兽地图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的,有分别的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
历时一年多,完成广大农民分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意义。
1.激发了农民革命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人民解放战争。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战略战术得当。国民党政治腐败内部分裂。 2.经济上,解放区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国统区经济崩溃。 3.军事上。美女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4.民心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丧失人民支持。
战略防御。
1946年六月至1947年六月。
概况。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及对峡北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结果。
共产党通过转战峡北和孟良谷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
1946年六月至1948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结果。
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九月至1949年一月。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南京政权覆亡。
1949年四月。
渡江战役。
结果。
这里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非彻底灭亡。)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代表。 (1)张骞大生纱厂。 (2)荣氏兄弟,福新面粉公司, 2.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1.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自然经济的解体。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原因。
1.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要求。 3.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
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
原因。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的民族资产阶级。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兴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民族工业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再度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原因。
1.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1)近代经济的发展 (2)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革除陋俗的法令 (3)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 (4)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 2.特点。总体上呈现新旧并存,多元发展的特征,变化不平衡。
生活方式。
主要表现。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世界的发展。 2.饮食,服饰,风尚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的趋向。
影响。
促进生活方式的近代化,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数习惯。
主要表现。
1.装饰的变化。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2.李洁的变化。鞠躬握手里代替溃败里。 3.称谓的变化。平等的称谓代替有等级观念的称谓。
影响。
逐渐改变了不良的社会习俗。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成就
教育事业
洋务运动期间。
成就
创办新式学校。金丝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意义。
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为宗旨。
甲午中日战争后。
成就。
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意义。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兴起。
百日维新期间。
成就。
创办京师大学堂。
意义。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世纪初。
成就。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意义。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出版事业。
上海《申报》
1872年。
意义。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年。
意义。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