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升本新闻类
专升本新闻类思维导图:包含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等等
编辑于2022-05-19 23:59:41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知识点
1、麦奎尔:①极权主义理论。②自由主义理论。③社会责任理论。④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⑤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⑥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2、席伯特和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概括了四种传播制度,包括①极权主义理论。②自由主义理论。③社会责任理论。④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或权威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包括:
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③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④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媒介的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2、自由市场媒介规范理论也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3、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策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4、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根据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的思想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个思想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席伯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就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6、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7、自由主义理论的社会背景:
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论与社会现状发生尖锐的矛盾。
②强调传播者的权利,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③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自由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8、现代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则。
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信息传播,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9、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目的:
一是为了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资本主义内部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制度化措施: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
10、民主参与理论也称为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11、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③社会各个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④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1.我国目前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坚持党性原则。
③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④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服务作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1、根据麦奎尔的归纳,发展中国家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包含:
1.大众传播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知识点
1、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的研究,称为“控制研究”。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的制约。
2、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作用的部分。
3、媒介控制问题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以及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包括: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①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②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③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的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活动。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是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③诉诸于法律手段。
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