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升本新闻
这是一篇关于专升本新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编辑于2022-05-20 00:03:25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传播学研究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由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一)经验性方式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意义
1、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2、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局限
1.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
2.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两者的信效度都不够理想
3. 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
4.经验性方法论主要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
(二)美国的经验学派
1、经验学派除了对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以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经验学派的主要学者——拉斯韦尔和他的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实验、卡兹等人的“创新与普及”研究,无不带有明确的使用目的。
3、经验学派也被称为管理学派,这与他们的多元主义社会观是分不开的。经验学派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而认为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为了改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三)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三个原则
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以收集和提供科学数据和材料为首要目的
以构建一般理论或定理为形式
(四)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
:
①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济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②“火星人入侵地球”广告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
③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⑤对新事物“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⑥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研究。
⑦耶鲁项目: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验。
⑧《个人影响》,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⑨里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⑩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
(11)“议程设置”研究,由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效果开始转向宏观效果研究
(12)格伯纳的培养理论
(13)关于电视化功能及其正负效果的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14)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区别。双方在方法论上虽然有所接近,但在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依然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和分歧。
(一)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1、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赛、T·W·阿尔诺等
2、最早把坚持反实用主义、反实证主义立场的传播学者称为“批判学者”的是拉扎斯菲尔德。
3、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批判学派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批判学派关心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二)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1、批判学派的流派包括:
①政治经济学派:其代表是G·默多克和P·格尔丁等
②文化研究:也称伯明翰学派,其代表是S·霍尔D·莫利等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2、“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 P274
3、 霍尔,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状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媒介。第二是妥协式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第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
4、批判学派的特点:
①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②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这些问题在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大多有意无意的受到忽视和回避,但他们本身的重要性和启发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③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不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②1933年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①这个时期的西方学家,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行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③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的都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2、塔尔德:对舆论主体“公众”的概念作出了严格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杜威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他曾经设想“通过出版一张小小的报纸来改造哲学”并创办了以报道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改良社会为宗旨的报纸——《思想新闻》
4、库利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尝试的学者。库利提出两个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是(父母、伙伴、邻居等)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5、米德提出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6、李普曼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拟态环境”这个概念阐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双重性”和大众传播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另一个是刻板成见。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有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他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8、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重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的开创者
1、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一)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拉斯维尔: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最早总结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将传播的基本过程解析为5个重要环节或要素构成。
(二)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
(三)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影响最大。 提出两级传播理论,做了伊里调查,出版《人民的选择》。这项研究对否认“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五)施拉姆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现实”,他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主编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一生编写了近三十部著作,并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1、香农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性和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形式表现出来。
2、香农的信息论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了密切联系,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视角。
3、香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在1949年发表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与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
4、香农的信息理论还解决了信息的量度问题,为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威纳的控制论和传播学
1、控制论的创始人威纳被称为“传播学的另一位伟大的工程师”,使控制论成为了与信息论,具有同等重要影响的20世纪新兴科学。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现代传播学中的制度与规范、法规、政策与管理、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几乎所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无不渗透着控制论的观点。
2、控制论把反馈的概念引进了传播过程研究,这对认识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