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异同,启蒙主义文学的时代,产生基本特征,有需要的小伙伴下载收藏哦~
人文主义文学,时代,产生。基本特征,在各主要国家的成就知识点总结,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
古典主义文学,思维框架,主要内容有:古典主义文学的时代、产生、基本特征、在各主要国家的成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启蒙主义文学
时代
18世纪
产生
社会生产力角度
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向工业生产过渡
其他欧美国家与地区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
社会制度发展角度
民族国家的建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思想文化角度
无神论思想的出现
朴素的唯物主义
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思想
一切归于自然人性或以无神论为基础的人的理性
“狂飙突进”运动
时间:18世纪
地点:德国
特征:妥协性
基本特征
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
深厚的哲理色彩
哲理小说
情节为一个框架
通过具有寓意的人物表现哲理
真实自然的创作风格
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正剧
莱辛“市民悲剧”
狄德罗“严肃喜剧”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
散文时代
浮动主题
英国文学
主要成就
小说
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资产阶级或社会下层普通人的生活)
代表作家
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
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象征性
写实
在行动中刻画人物性格
理查生(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创始人)
书信体小说《帕美勒》
斯威夫特(讽刺家)
小说《格列佛游记》
讽刺英国政治,教育,文化弊端的作品
幻想,夸张的讽刺手法(从他开始讽刺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特色)
菲尔丁
前期以剧本创作为主
特点(政治讽刺剧)
吸收民间戏剧手法
怪诞诙谐
表现政治事实
《生气的丈夫》《法律公子》
后期以小说创作为主
现实批判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
第一次提出“散文滑稽史诗”的构想
《汤姆·琼斯》
《阿米利亚》
奥斯丁(女小说家)
《傲慢与偏见》
戏剧
喜剧家:谢立丹
《造谣学校》
诗歌
彭斯
《自由树》
布莱克
《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法国文学(18世纪)
古典主义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表现形式
用带有明显寓意的形象
具有说理和讽刺特点
语言明晰简朴
叙事简洁明快
启蒙戏剧
打破传统悲剧与喜剧的二分
真实反映日常生活
从正面刻画资产阶级人物
宣扬资产阶级的道德主张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
费纳隆
《帖雷马克历险记》
勒萨日
喜剧《杜卡莱》
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
孟德斯鸠
书信体讽刺作品《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
成就最大哲理小说
《老实人》《查第格》《天真汉》
狄德罗
文学成就
戏剧(为近代戏剧开路)
美学思想
创造用日常语言表现市民社会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正剧)
《拉摩的侄儿》
卢梭
简介
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作品
歌剧《乡村卜师》
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
反封建意义
对爱情热烈讴歌,对大自然的赞颂
《爱弥儿》(教育学经典)
《忏悔录》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艺术特色
对人性深入挖掘,从根源去阐明行动和情感
充满激情
具有演说家风格,以定义方式表达情感
文笔细腻准确
博马舍
正剧(主张描写第三等级的普通人)
《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德国文学
特色
浓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文学
“狂飙突进”运动(自发)
特点
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
以反对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为手段,以达到结束分裂局面并实现民族统一的目的。
在文学上 提倡个性解放、崇尚感情、礼赞天才人物和歌颂大自然,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
重视民间文学而非宫廷文学,要求在文学创作中表现“民族风格”
莱辛(德国民族文学奠基人)
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爱米丽雅·迦绿蒂》
古典文学阶段(“魏玛古典文学”时代)
人道主义作为最高理想
用古典艺术的美来教育人和改造人
在艺术上追求内容和形式、自由与法则、理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歌德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情感充溢细腻,哀婉缠绵
写法接近感伤主义
情景交融
早期:澎湃奔突的激情的抒发(狂热激情,自由意识)
悲剧《哀格蒙特》
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市民牧歌)
采用古典牧歌体
风格闲适、舒缓、平和
《浮士德》
五个悲剧:知识、爱情、政治、对美的追求、事业
浮士德精神
艺术特征
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
主客观的有机结合
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密切结合
席勒
早期是“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
戏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魏玛古典文学
大型历史剧《华伦斯坦》,《奥里昂姑娘》
美学著作《美育书简》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主张用美育方式改造社会
俄国文学
启蒙运动学派
诺维科夫
杂志《雄峰》《画家》
冯维辛
讽刺喜剧
《旅长》《纨绔少年》
拉吉舍夫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
亚非文学
日本
上田秋成:小说《雨月物语》
朝鲜
朴趾源《热河日记》
丁若镰:诗歌《述志》
印度
爱国主义情怀
马来文学
《杭·杜亚传》
阿拉伯地区
伊拉克体或霍拉桑体
启蒙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异同
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工具
人文:偏重于伦理道德和生活领域,着重揭露教会的黑暗和教士的伪善
启蒙: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宗教迷信,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造势,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正面主人公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人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外衣
启蒙:歌颂第三等级人物(市民等级),讽刺封建贵族
运用写实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现实
人文:采用古代和外国的题材
启蒙:大多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创新了文学形式
人文:十四行诗和小说
启蒙:哲理小说和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