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理想汽车产品思维
理想汽车产品思维,包含回归本质做产品、产品定位(找准产品的用户群)、品牌(与用户建立共识)、文化(确保内部行为统一)、产品标准(定义产品好与坏)、团队标准(打造高效协调团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产品立项报告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经验分享:产品经理必懂的产品思维
产品诞生过程
产品周期图
材料的力学性能
开门红的思考
理想汽车的产品思维 (模块1:产品战略)
回归本质做产品
关注用户价值,超越用户需求
们的用户到底是谁?
我们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把组织也当产品来做,用组织的成长来支撑产品的成长
对抗惰性、对抗惯性和对抗无知
克服惰性:个人层面靠好的工作习惯,组织层面靠流程
克服惯性:多思考“必要性“,不以经验,而是要想超越用户的需求,什么事儿是必须干的。
对抗无知:他山之石,营造反思氛围
产品定位 (找准产品的用户群)
寻找差异化定位
传统燃油、新势力电动车竞争激烈
根据用户的人生阶段定位理想汽车的客户为家庭用户,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在用户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你的产品,可以帮助他完成什么任务
高速增长的市场
家庭用户购车是刚需
预算相比未成年人要高
家庭用车场景多样(小孩接送、周末家庭度假)
需求没有被满足
传统车企在造车关注前排的驾驶员及第二排的关键人物需求,未考虑其他座位体验
家庭用户人人平等,需满足每个人需求
6座相比7座对于家庭用户第二排少了一个座位,但中间留出通道,方便第三排进出,同时第三排的人还可以把腿伸到第二排的通道里,更舒适度
中大型6座SUV
品牌 (与用户建立共识)
品牌是定位落地的载体,是与用户建立的一种共识
品牌共识三问
我们是谁-----是一家智能电动车品牌
我们为哪些人服务---家庭用户
我们能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怎么跟用户达成共识?
品牌三问不能仅仅停留在团队共识和产品的slogan上,还要在产品设计和在接触用户的过程中,让用户感知到
1.做自己擅长的事 2.有需求、有购买力、高速增长的用户 3.品牌共识清晰可识别,团队和用户对品牌的想象一致
文化 (确保内部行为统一)
团队的高效协作的最底层工具就是企业文化
文化是需要在团队经验里去提炼
文化不是一个任选项,而是要在组织行为里逐渐成长,要团队共创形成共识,共同要遵守的文化
真正的文化是提取出团队过往经历中曾经帮助团队走向成功的东西,放大,强化,最终支撑走向下一阶段的成功
企业文化是行为准则
在具体事件上厘清灰度认识
品牌向外,跟用户取得共识;文化向内,跟团队取得共识
品牌与文化要与团队灌输,把品牌和文化植入团队的内心
给团队做选择题,不做对错题,对错没有共识,选择才有共识
文化的真正落地,在于具体事件上的真实对照。团队永远不会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怎么去做。要在具体事件上跟大家反复辩论,厘清概念中的灰度认识,帮助团队建立感性的文化共识
产品标准 (定义产品好与坏)
产品标准的三个维度:安全感,价值感和向往感
安全感
安全感是生死底线,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产品的基础销量
从行业视角切换到用户视角,把自己放置到真实的使用场景中去,去发现惯性中包含的不合理之处
价值感
目标用户群花同样的钱买到的功能和体验是对自己最好的
聚焦目标用户群,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绝不要东拼西凑,东施效颦
向往感
产品可以唤醒用户心中向往的场景
客户向往的场景嫁接到产品中
1、安全感是底线,突破惯性,不满足于行业通行的标准。 2、价值感是竞争力的体现,是取舍的艺术,需要聚焦核心的用户群,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 3、向往感是金线,是产品魅力的体现,寻找用户渴望的场景,满足这个场景下的特殊需求,是塑造向往感的关键方法。
团队标准 (打造高效协调团队)
好团队才能打造好产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语言、统一工具,让团队看待问题的方式保持一致
产品四步法,避免“经验主义”横行
第一步,问用户:用户是谁?他们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问自己:作为企业,我们自己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第三步,设定目标:设定出来目标,以及符合目标的具体的规划
第四步,预估结果:定义目标如何来衡量,根据结果来倒推开展工作
在统一思想之前,先在语言上、度量衡上实现统一,团队才能在一个共同世界、共同语境中讨论问题
工具有价值观,根据团队的基因共同选择匹配的工具,才能进一步激发团队的互信和互相的认同
嵌入流程
培训过程中需把标准、成熟的最佳实践,嵌入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让团队可以持续执行,训练出来了真正的能力
团队标准& 实践嵌入流程僵化到执行每一个动作,杜绝凭经验做事
培养成年人
人才的核心标准是一个有定义,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成长的成年人
借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为实践,进行自评和360环评,并纳入绩效考核&实际案例
管理者必须成为高七的讲师,必须定期去做新员工的培训,宣讲自己对高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