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技术教育学 第一章 知识纲要
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包含1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概述,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目标,3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构成等等
信息技术教育学第七章 知识框架,《信息技术教育学》是2005年9月1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刘群英、程全洲 。本书共13章。
信息技术教育学第五章 知识框架,《信息技术教育学》是2005年9月1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刘群英、程全洲 。本书共13章。
信息技术教育学第四章 知识框架,《信息技术教育学》是2005年9月1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刘群英、程全洲 。本书共13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1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概述
1.1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试验探索阶段1982-1990
稳步发展阶段 1991-1999
快速发展阶段 2000-2020
2003年,信息技术课程确立为国家规定的高中必修课
1.2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挑战
1.3 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1.4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意义
基础保证
重要依托
基本途径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目标
2.1 课程自信
基础课程
时代特征(与其他学科区别)
知识建构、技能培养和思维发展的融入
社会性建构
中国公民
2.2 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的关系,在问题解决中提升信息素养
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2.3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2.4 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构成
3.1 课程结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3.2 课程内容
数据与计算
数据处理与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数据与信息
信息系统与社会
信息社会特征
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
数据与数据结构
数据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与应用
网络基础
网络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与协议
物联网
数据管理与分析
数据需求分析
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
移动应用设计
移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移动应用功能设计与开发
移动应用中的信息安全
三维设计与创意
三维设计对社会的影响
三位作品发布
开源软件项目设计
开源硬件的特征
开源硬件项目流程
基于开源硬件的作品设计制作
算法初步
算法基础
常见算法与程序实现
算法应用
智能系统初步
人工智能基础
智能控制
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安全
3.3 学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