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教学原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教学原则笔记,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等。
网店详情页排版方法分享~包括中心页面组成,优质详情必备,详情页的排版参考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喷绘色彩基础培训方案,内容涵盖色彩基础,喷绘写真。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酒窖营销计划方案,包括结果目标,过程目标。框架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可供大家参考,借鉴,交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第五节 教学原则
含义
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起着指导作用;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 认识是教学原则确定的基础;
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
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的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去发现、掌 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制造规律。
教学原则不同,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 观意识形态的东西。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 律的体现和反映。
一、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 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 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观点: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 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二、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 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助产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三、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 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学不蹦等”“不陵节而施”;
学不躅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不能跳跃。
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要超越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实施教学。
四、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 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 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观点: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 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 材。
七、量力性原则
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 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八、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 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