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00-2013年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2000-2013年小说思维导图,包括精英写作的坚守、通俗小说、80后青春写作、新媒体与文学新形态等内容。
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如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感觉存在,为感觉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部分,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工程文学理论第四章文学作品,文学语言在表意的同时又通过语言自身的手法、结构和特征以引起读者注意的特殊性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2000-2013年小说
新世纪文学概述
传统精英文学写作沉稳推进
80后文学集体爆发
80后文学是对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群体写作的归纳性称谓。进入新世纪后80后文学新人不断涌现,作品迅速走俏。又被称为青春写作,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80后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与前辈断层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网络文化提供了自由空间和载体;具有鲜明的消费性和欲望性。与五四一代作家的社会感、历史感和命运感相比,具有娱乐性、商业化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尚色彩,紧紧扣住”青春本位“的题材、主题、心理。大都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注重文字优美,风格上的浪漫主义,但仍然不乏一些有实力的写手。
网络小说发展迅速
精英写作的坚守
贾平凹《秦腔》、阎连科、铁凝、苏童、格非、毕飞宇、李洱、
莫言——民族特色和新锐现代艺术的融合(90年代以来)
站立当下,根植农村,在叙述人的追述中以奇异的想象空间来展示生动的生命图景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与土地割舍不断的联系,从自然中获取精神的支撑。《丰乳肥臀》1995,母亲被败兵轮奸后想过去死,但她看到蓝蓝的天空、四周的生生不息,终于从绝望的边缘走开。就当时而言,活下去比死去更需要勇气,来自大地的力量、启迪和召唤是母亲内心深处强大的精神支撑。
以叙述者的回忆处理乡村生活的题材。在莫言这里,回忆作为充满主题选择和情感态度的叙述,意味着对“现在”的生命状态的失望驱使他在“过去”寻找生命的辉煌,显露出叙述主体对精神匮乏和生命萎顿的现实的强烈感应。
语言风格极具本土特色。乡村生活的常识和细节,乡村的流行戏曲,古代章回体的架构等极具本土特色的事物出现在他的小说中。
致力于叙述艺术的探索,实现了充满现实感的奇幻想象与充满现代感的传统叙事的巧妙结合。
开掘了人性深处尖锐的戏剧冲突,揭示人性的复杂,展现人性的光辉,并以此架构起对人的存在的生存隐喻。
通俗小说
官场小说《沧浪之水》《苍黄》《驻京办主任》、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军旅小说《亮剑》、生态小说《狼图腾》《藏獒》、婚恋小说《蜗居》、科幻小说《三体》、
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
打工文学:有两类。一类是进城务工人员或在乡镇企业务工的打工者写作的打工文学。早期打工文学作者本人就是民工,他们用创作来表达自身的生活体验,倾吐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另一类是由非打工人员包括中等阶层或知识分子写作的描述打工生活,体现底层意识的作品。打工文学表达底层意识的精神内涵是其价值所在。这些作品关注于揭示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对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和现状和生命境遇表达忧虑与同情,希望唤起全社会对社会底层命运的重视。
底层写作:底层写作是指以城市平民,农民工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写作对象的文学,作品主要写他们陷入困境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如曹征路的《那儿》,刘庆邦的《神木》,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底层写作最值得珍视的应该是底层意识作品要反映底层生活,塑造普通人的形象为缺乏话语权的弱者代言。
打工文学和续底层叙事也存在着“为老百姓写作”和“为老百姓的写作”的差别,要警惕将底层消费化的倾向,防止将底层的苦难穿上时尚的外衣,渲染残酷,血腥,暴力的快感,成为消费社会的符号。
80后青春写作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
新媒体与文学新形态
网络玄幻小说:萧鼎《诛仙》、血红《巫颂》、天蚕土豆《斗破苍穹》。
网络穿越小说:金子《梦回大清》,海飘雪《木槿花西月锦绣》。
网络同人小说分为动漫游戏,同人小说,小说同人小说,电视剧同人小说,历史同人小说,真人同人小说。
网络架空小说:《秦》《明》
网络后宫小说《甄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