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史纲 第三章
这是一篇关于史纲 第三章的思维导图,包括: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失败及挽救共和。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史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爆发原因(3)
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辛丑条约
②清末新政破产
1901-1906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
1906-1911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③资产阶级骨干力量产生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
革命活动
书籍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警世钟》《猛回头》
团体
1894
孙中山组建第一个团体兴中会
1904
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政党(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报纸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民主义
概括
①民族主义
即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推翻清朝政府
二是追求独立
②民权主义
即政治革命: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
即社会革命:平分地权
核定全国土地地价,先有地价属原主
革命后增值归国家
国家可按原定地价买地主土地
局限性
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
②民权主义: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③民生权利:未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评价
①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并不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论战
内容(3)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评价(局限性)
①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是辛亥革命的一场重要的思想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
划清了革命也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②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这些理论和认识局限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结局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①同盟会领导第一次起义—萍浏醴起义;②影响最深—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高潮(爆发的标志)
结果
推翻帝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①在南京领事政府的《告友邦书》中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②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意义
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贯穿了近代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①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促进了民主共和观点
③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改变
⑤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失败及挽救共和
失败的标志
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
北洋政府的性质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①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挽救共和的努力
1913年孙中山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5年12月护法行动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原因
在于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强有力的核心
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