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空调用制冷技术
空调制冷技术主要依靠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学原理,同时依靠制冷剂、润滑油、载冷剂以及制冷装备的换热装备等技术制冷,更多的与空调制冷技术知识期待大家点进导图观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平面图知识合集
软件项目流程
一级闭合导线
建筑学建筑材料思维导图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人工智能的运用与历史发展
电池拆解
空调用制冷技术
绪论
制冷技术定义?
使物体或者空间的温度降低,并维持在一定的低 温状态的技术
人工制冷的途径
液体气化法
气体膨胀法
热电制冷
固体绝热去磁
制冷技术分类
普通制冷(>-120℃)
深度制冷(-120℃-20K)
低温和超低温制冷(<20K)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理想循环
逆卡诺循环,两个定温过程+两个绝热过程,与外界无温差和摩擦损失
理论循环
理论循环的改善
减少节流损失和过热损失
热力分析
再冷却器与回热器以外,也可以通过回收膨胀功减少节流损失(大容量制冷装置),通过多级压缩减少过热损失(造价较高,一般压缩比大于8-10倍才会考虑使用)
热力计算
方法
lgP-h图
蒸汽压缩制冷实际循环
由于存在各种损失,实际循环过程不同于理论循环,总体上制冷量减少,耗功增加,制冷系数降低,所以一般计算时采用理论循环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然而如理论循环的改善所言,需要压缩比足够大才能使用
种类:闪发蒸汽分离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二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
复叠式制冷循环
“人造冷源”,适用于需要很低的蒸发温度,覆叠,个人理解双制冷剂并用,其中一种充当“人造冷源”
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
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当下,二氧化碳制冷再次受到关注,目前多使用跨临界制冷(其余制冷剂大多使用亚临界)
制冷剂、润滑油、载冷剂
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
热力学性质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对制冷系数的影响(制冷效率)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
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较大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较高
制冷剂的凝固温度较低
绝热指数较小
物理化学性质
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可溶性
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要高
制冷剂的密度、粘度要小
对金属和其他材料应无腐蚀和侵蚀作用
在高温下不分解、不燃烧、不爆炸、无毒 环
传统制冷剂的种类和典型制冷剂
无机化合物
烃类
饱和烃的卤族衍生物
全卤化氯氟烃:CFCs
不完全卤化氯氟烃: HCFCs
不完全卤化氟烃: HFCs
混合溶液
氟利昂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用哪两个指标来衡量环境特性
对于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且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ODP
GWP
制冷剂沸点的定义,按照沸点分为几类
制冷剂绝对沸点是绝对压力为1大气压时的沸点
标准沸点>0℃,高温制冷剂,水,R123
标准沸点<-60℃,低温制冷剂,R14,R744
标准沸点-60-0℃,中温制冷剂,R22,R134a
对于载冷剂的要求
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不气化
无毒,化学稳定性好,不腐蚀金属
比热大比重小,黏度小
导热系数大
来源充裕,价格低廉,一般有水,盐水,甲醇或乙二醇水溶液
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大分类
容积式:往复活塞式、回转式
离心式
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
理论输气量
实际输气量
四个系数
压缩比
气缸内实际压缩过程
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活塞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压缩机的轴功率,指示功率,摩擦功率,指示效率,摩擦效率的定义和应用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现象以及改善措施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特点
冷凝器和蒸发器说换热设备,但是压力温度变化范围窄,传热温差小,要与制冷压缩机匹配
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类
冷凝器
水冷式冷凝器
立式壳管式
卧式壳管式
套管式
焊接板式
空冷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吸入式
压送式
蒸发器(供液方式)
满液式
非满液式
循环式
淋激式
基本传热公式的运用
冷凝器和蒸发器设计流程
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节流装置作用
节流降压,调节制冷剂流量
节流装置分类
手动节流阀
浮球节流阀
热力膨胀阀
毛细管
电子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的工作原理
内平衡与外平衡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图和应用场合
由于蒸发器存在压力损失,导致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开启过热度增大
蒸发器中压力损失较大时,应采用外平衡式
常用辅助设备
制冷剂贮存与分离设备:贮液器、气液分离器
润滑油分离及收集设备:油分离器、集油器
制冷剂净化设备:不凝性气体分离器、干燥过滤器
安全及其它辅助设备:安全阀、冷却塔等
控制元件分类及基本用途
蒸发压力调节阀,安装在蒸发器出口
压缩机吸气压力调节阀,防止吸气压力过高
冷凝压力调节阀
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以及运行调节
图解法
制冷装置压缩机容量调节的方式
运转速度调节
机械式容量调节
冷凝压力调节
蒸发压力调节
过低:能效降低,结霜,冷冻水结冰
过高:压缩机过载,除湿能力下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