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1单元(XY)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1单元(XY)的思维导图,包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数据、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
"春秋乱局:诸侯博弈下的权力更迭与礼崩乐坏!" 前520前528年间,周王室动荡,周景王去世引发王子朝之乱,其携典籍奔楚楚国内部,费无极搅动风云,楚灵王身死、吴国趁机灭州来,楚平王表面仁义实则心口不一晋国虽强,诸侯仍存戒心,避免直接冲突晏子论礼,强调君臣父子之序,却难掩时代乱象鸡父之战、曹平公与晋昭公相继离世,子产病逝,昭公年间权力更迭频繁,礼制渐衰。
【春秋末年的乱局与鲁哀公的挣扎】前482前468年,吴晋争霸、楚国崛起,鲁国深陷内忧外患三桓专权迫使哀公流亡邾越,甚至企图借越军反攻与此同时,晋知伯攻郑引发列国混战,曹国灭亡,孔子逝世标志时代终结这段充满背叛(韩魏赵灭知伯)与权谋(哀公与三桓博弈)的十五年,浓缩了春秋向战国过渡的动荡本质。
"孔子预言晋国将亡,背后暗藏春秋大义!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吴破楚,楚昭王以'知大道'免于亡国,而同期诸侯接连陨落:齐景公(前490)、蔡昭公(前491)、秦哀公(前501)相继离世从定公十年(前500)到哀公六年(前489),十二年见证七位君主更迭,孔子借《夏书》赞楚昭王守天常、存冀方,在礼崩乐坏中独保社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球仪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太阳和月亮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的数据
地球仪上面的点和线
纬线与维度
经线与经度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图的判读
学会阅读地图
选择适用的地图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区域
公转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大圆圈叫纬线。赤道(0°)是最大的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指向东西方向。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北纬“N”和南纬“S”
链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本初子午线(0°)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E”和向西“W”,各分180°
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运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的遐想的轴。地轴与地表表面香蕉的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面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浮动主题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大地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倒扣着的一口大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这个概念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外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