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工综能 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工综能 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小组工作类型、小组工作主要模式、小组工作各阶段重点、小组工作技巧等。
这张思维导图详细罗列了装修流程的各个环节及注意事项,为装修新手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从最初的事前准备、制定装修风格和全屋布局,到各个工序的细分任务如拆除、水电、木工、油工、安装等,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内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儿童的特点及需要、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类型
小组工作概念
支持小组
(共性问题,讨论生命中重要的事情,自主性,鼓励分享经验) “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
成长小组
(个人成长,正向改变) “不同人群体验小组”
教育小组
(自省,新观念,改变) “学校” “社区” “医院”
治疗小组
(社会关系破裂,改变行为,重塑人格,开发潜能,心理医学) “退休人群”
小组工作特点
小组组员的问题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
注重小组团体的动力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促进个体的改变与成长
强调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
小组工作功能
塑造小组组员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为小组组员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为小组组员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小组工作主要模式
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互动模式概念
“交互模式” “互惠模式” 无固定对象,有需要就参加
互动模式特点
交心和和谐人际,没有治疗目标、政治和社会发展方案。 社工是协调者。
互动模式实施原则
面对面互动
平等性互动
开放性互动
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发展模式的概念
“过程模式” “发展性小组模式” 困难人群
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强调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社会功能的提升,焦点:组员社会功能
发展模式的特点
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
积极参与原则
使能者原则
小组工作各阶段重点
准备阶段
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确定工作目标
总目标、具体目标
指定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场地、座位、辅助材料
开始阶段
组员特点
心理与行为特征比较矛盾
沉默而被动
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
依赖社会工作者
社工任务
协助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帮助组员理清期望,提高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保密、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社工角色
组织者
领导者
鼓励者
转折阶段
组员特征
有认同感
互动中抗拒与防卫心理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处理抗拒行为
协调和处理冲突
协助组员重新构建小组
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协助者
引导者
成熟阶段
小组凝聚力加强
关系结构稳定
充满希望信心
亲密程度更高
维持良好互动
解决有关问题
协助获得新认知
协助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资源提供者
引导者和支持者
能力促进者
结束阶段
浓厚离别情绪
小组关系结构弱化
处理离别情绪
协助保持小组经验
小组评估
组员自评、社工自评、观察员或督导评估
小组工作技巧
沟通与互动技巧
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专注与倾听
积极回应
适当自我表露
营造轻松氛围
对信息进行磋商
适当帮助梳理
及时进行小结
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示范引导
提醒相互倾听
鼓励相互表达
帮助相互理解
促进相互回馈
小组讨论技巧
讨论事前准备
主持小组讨论
提问的技巧:开放式、封闭式、深究回答式、重新定向型、反馈和阐述型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紧扣目标
考虑成员特征和能力
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经验分享环节
小组评估技巧
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
小组需求评估
小组整体需求
组员需求
小组的环境需求
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评估的一般流程
评估资料的收集
工具: 小组记录、分析报告、个人自我报告、任务完成量表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