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一、公管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导图:名词解释:新策略,策略是指计策谋略,在现代管理中,可以指实现目标方案的集合。新策略是指不同于传统策略,适用于新时代管理背景的公共管理策略。托马斯构建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就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编辑于2022-06-29 17:12:30王大海《公共管理学》导论思维导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共物品和公共部门,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公管实践的时代背景,相关理论补充,公管行政,公管管理的历史演进及理论流派。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第十二章思维导图,公管的责任与伦理,详细的总结了公馆的责任。公管的伦理,公管伦理建设,公管伦理的结构与功能,公管责任的特征。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导图:名词解释:新策略,策略是指计策谋略,在现代管理中,可以指实现目标方案的集合。新策略是指不同于传统策略,适用于新时代管理背景的公共管理策略。托马斯构建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就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导论思维导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共物品和公共部门,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公管实践的时代背景,相关理论补充,公管行政,公管管理的历史演进及理论流派。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第十二章思维导图,公管的责任与伦理,详细的总结了公馆的责任。公管的伦理,公管伦理建设,公管伦理的结构与功能,公管责任的特征。
王大海《公共管理学》第十一章思维导图:名词解释:新策略,策略是指计策谋略,在现代管理中,可以指实现目标方案的集合。新策略是指不同于传统策略,适用于新时代管理背景的公共管理策略。托马斯构建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就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公管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公管者的角色n.
名词解释:公共管理角色在公共组织或群体中,它处于显著位置,人们总是期望公共管理者能够明晰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善于根据角色要求规范行为,准确、及时而最大化的满足公共利益
一般的组织管理者的角色2-4
1.一般的组织管理者的角色 罗伯特•E•奎因认为,组织管理者要充当四种主要竞争角色,即谋略家、宣传鼓动家、分析家和工头。这四种角色又可分为两类:
①变革型角色:作为谋略家,组织管理者关注未来,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宣传鼓动家,组织管理者关注人们的奉献,强调公司的价值。
②务实型角色:作为分析家,组织管理者关注公司的运作效率;作为工头,组织管理者关注业绩,强调结果,解决问题,影响下层决策。
2.企业家 企业家能够把经济资源从低产值移转至生产力和报酬较高的地方,并且随时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来配置资源,以提高和加强效能与效率。
3.参与到民主治理系统之中 参与治理已成为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还政于民的过程。公共管理者的职责就不仅仅是或者简单地是作出政策选择和执行政策选择,他们还要参与到一个其中公共价值不断地被再表达和再创造的民主治理系统之中。
公管者的职业能力n.
名词解释:职业能力,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水平是实现公共管理者职业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指标。政治与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都是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3'
1.政治与职业道德素质 名词解释:政治道德是指调节调整人们的政治关系及政治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政治规范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为从政者规定的明与昏、忠与奸、功与过、仁爱与暴虐、清廉与贪婪、正义与非正义等政治道德准则和要求
二是对一般政治生活参与者规定的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权利与义务等政治道德准则和要求。
①对公共事务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②顽强的进取心和坚韧性
③敏锐的警觉性和政治分析力
④对公众及公共管理团队胸怀宽广,以诚待人
⑤奉公守法、大公无私
这些道德规范成为社会舆论评估人们政治行为的道德标准。
2.知识素质
①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宽泛的知识面
②掌握必要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科学技能
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3.专业素质
①决策能力 技术性决策能力,即预测、运筹、谋略、规划等;内容性决策能力,即行政立法能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能力,包括建议能力、起草能力、规范化能力、合理化能力、合法化能力、修订调整能力和追踪决策能力等。
②组织能力 公共管理者必须组织其成员和团队认同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组织文化和非正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事变动给组织的既定活动方式带来的冲击,保持组织的稳定和组织活动的连续性。
③协调能力 主要包括:对内外关系的把握能力、公关意识与技能、信息收集与反馈能力、沟通能力和协同能力等。
④应变能力 公共管理的环境变革速度日益加快,公共管理者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改变工作策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⑤依法行政能力 公共管理者的行政权的运用,最经常、最广泛、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其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效率的高低。
公管者的新能力n.
名词解释:新能力,有效公共管理者的新能力主要包括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持续变革的创新能力、稳定均衡的博弈能力、抗拒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能力、遇见未来的战略管理能力等方面。
学习能力
(1)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 名词解释:学习能力是指公共管理者能够不断地向历史、现实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学习知识,不断完善对现实世界、组织以及个人的认识,掌握驾驭现实的内外环境,从而影响公共部门未来的能力。
创新能力
(2)持续变革的创新能力 名词解释:公共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是指公共管理者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工作作经常性的分析和总结,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一种本领。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博弈能力
(3)稳定均衡的博弈能力 名词解释:公共管理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变革将触及很多人的利益,利益博弈往往意味着冲突,这种利益矛盾必须得到及时解决,否则将酝酿出更严重的危机。在变革成效与个人得失之间,需要求得一种适度的平衡,而这就需要变革领导者具备较强的博弈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
(4)抗拒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能力 名词解释:风险管理就是对风险检测、预警、预控、预防、化解和评估、恢复等过程的应对安排,防止可能发生的风险、处理已经发生了风险、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风险化为机遇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风险管理的能力是指对风险进行管理、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要积极应对风险,必须编制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风险有充分的准备。
战略能力
(5)预见未来的战略管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名词解释:战略管理能力,随着公私部门不断重组、合并,民营化和政府直接干预减少,公共部门将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于组织未来的使命,将更加注重整体战略目标。公共部门将不仅努力预防问题,还将预料未来,用预见治理,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战略管理能力。
①化危机为转机的公共战略管理能力;
②持续变革的公共战略管理能力;
③强化责任和驾驭风险的公共战略管理能力;
④整合资源和利益的公共战略管理能力;
⑤创新的公共战略管理能力。
公管者的新策略
名词解释:新策略,策略是指计策谋略,在现代管理中,可以指实现目标方案的集合。新策略是指不同于传统策略,适用于新时代管理背景的公共管理策略。托马斯构建的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就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
新主要体现为:①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③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
有效的公管者n.
名词解释:有效公共管理者,公共管理者是指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共权力,并从事公共管理的公职人员。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有效公共管理者是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能最有效的管理者。
公民参与的兴起n.
自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新公民参与运动以来,人们逐渐将公民参与作为现代公共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同。
名词解释:公民参与,公民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回应性,而且也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绩效。托马斯将公民参与的具体途径分为四类,即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公民参与、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公民参与、以构建政府与公民间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新的高级形式。
对公民参与的批评3'
①代表性问题,即参与者通常来自于受过较好教育的经济阶层,而不能代表更广大公民的利益;
②工作绩效,即公民参与增加了公共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公共管理者的绩效;
③公共政策质量,即参与者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由于追逐特殊利益而使公共利益缺失,参与还有可能导致公共项目运作成本的增加。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方式5'
名词解释:有效决策模型,美国学者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试图建立起一个新的有关公民参与的理论,提出了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五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式
①自主式管理决策; ②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 ③分散式的公众协商; ④整体式的公众协商; ⑤公共决策。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公民参与的途径。公共参与的最终实现,需要依赖具有而设计精良的公民参与途径或手段。托马斯将公民参与的具体途径分为四类:
①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关键公众接触、由公民发起的接触、公民调查等方法;
②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公民会议、咨询委员会、斡旋调解等;
③以构建政府与公民间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领导人认可、培养知情公众、相互学习,以及政府支持等;
④公民参与新的高级形式,包括申诉专员和行动中心、共同生产、志愿主义、决策中制度化的公民角色、保护公众利益的结构等。
公民参与的具体途径4'
①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关键公众接触、由公民发起的接触、公民调查方法等方法。
②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公民会议、咨询委员会、斡旋调解等。
③以构建政府与公民间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为目标的公民参与,包括领导人认可、培养知情公众、相互学习,以及政府支持等。
④公民参与新的高级形式,包括申诉专员和行动中心、共同生产、志愿主义、决策中制度化的公民角色、保护公共利益的结构等。
"新"的高级形式3'
①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公民通过政策参与的各种合法途径,向政策体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要求,并最终影响政策体系决策的过程。
②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过程。 公众相对自主地参与到管理过程之中,从而达到参与和制约行政权力的目的。
③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 公众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转而成为服务的选择者甚至服务的生产者,从而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